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翼状胬肉

发布时间:2020-03-2757472次浏览

概述

简介:

翼状胬肉是一种因慢性炎症所致的球结膜增生变性疾病,临床表现为内眦部有一三角形膜状组织侵入角膜为特征,因其形状酷似昆虫的翅膀而得名,俗称“鱼肉”,中医称为“胬肉攀睛”。

就诊科室:

眼科门诊

临床症状:

1.小的翼状胬肉影响美观,偶有异物感,若较大侵袭瞳孔区则影响视力。

2.可见睑裂区结膜增厚形成翼状纤维血管组织长入角膜,胬肉较大或手术复发后,可妨碍眼球运动。

严重性:

翼状胬肉是眼科常见病和多发病,有一定复发率。

是否医保:

门诊及住院治疗者,视手术方式不同可以给予部分或全部医保报销。

重要提醒:

1.对静止型的翼状胬肉,未侵入黑眼珠,又不影响视力,可药物治疗。

2.对进展型或胬肉长至黑眼珠影响视力者,应当到医院手术切除。

病因

病因:

1.外界的刺激:本病多见于户外的工作者,如农民、渔民、地质工作人员,可能与长期日光照射,风尘刺激有关。

2.生活习惯:嗜好辛辣食品、抽烟、饮酒等不良生活习惯,也是发病的一个重要因素。

3.遗传因素:部分胬肉有家族史,三代数人均患此病。

4.免疫因素:因为在翼状胬肉组织内发现有浆细胞,淋巴细胞免疫球蛋白等,而被认为与免疫学有关。

症状

典型症状:

1﹒多无自觉症状或仅有轻度不适,如刺激、异物感、干燥等,或反复充血影响外观。在胬肉伸展至角膜时,由于牵扯而产生散光;或因胬肉伸入角膜表面生长遮蔽瞳孔而造成视力障碍,非常严重的病例可以不同程度地影响眼球运动。

2﹒单侧胬肉多见于鼻侧,双侧者则分别在角膜的鼻、颞两侧。初期时角膜缘发生灰色混浊,球结膜充血、肥厚,以后发展为三角形的血管性组织。它可分为头、颈、体三部分,尖端为头部,角膜缘处为颈部,球结膜部为体部。

3﹒胬肉按其病变进行情况可分为进行期或静止期。进行期胬肉的头部隆起,附近的角膜混浊,在前弹力层及浅基质层有细胞浸润。颈部宽大、体部肥厚、表面不平,有粗大而扩张的血管。静止期的胬肉头部平坦,角膜浸润吸收,体部不充血或轻度充血,表面光滑,病变静止。

诊断

诊断依据:

1.睑裂部结膜肥厚、增生、侵入角膜。

2.外形呈三角形。

相关检查:

眼压检查、视力检查、裂隙灯检查,可以确定损害范围和角膜完整性及厚度变化。重要是裂隙灯检查,如果胬肉头部侵入角膜内,头部充血、肥厚,一般处于胬肉快速进展期。如果头部扁平不充血,翼状胬肉则处于疾病静止期。

鉴别:

翼状胬肉与假性翼状胬肉、睑裂斑很相似,在临床上应予区别。假性翼状胬肉生长在角膜边缘的任何一个部位,一般比较小,亦无发展趋势,为球结膜与角膜上皮粘连所致。临床上可见一索条或三角形结膜皱襞固定在角膜混浊部位,多发生于角膜溃疡、灼伤或化学腐蚀伤后。由于结膜只在头部与角膜粘连,故可用探针在其颈部下顺利通过,而不像真性翼状胬肉与周围组织全面粘着。睑裂斑为结膜局部隆起病变,不侵入角膜,也有部分睑裂斑可发展为翼状胬肉。

治疗

治疗方针:

保持眼部卫生,消除各种不良习惯,注意休息,增加睡眠,避免过度疲劳。小而静止的翼状胬肉不需治疗;活动期翼状胬肉可先用药物治疗,效果不佳者可手术切除治疗。

日常护理:

1.注意眼部防护,外出和户外工作要佩戴防风尘及防紫外线的眼镜。

2.注意用眼部卫生,不用力挤眼揉眼,防污水入眼,积极防治慢性结膜炎。

3.术后患者,早期时尽量保持眼部清洁(如洗脸时避免脏水进入术眼),以免发生感染。3月内避免频繁转动眼球,术眼不适时不要揉眼,注意休息,避免眼部疲劳。

4.按医嘱用药,定期复查,减少复发。

药物治疗:

1.早期可适当应用人工泪液,改善眼部不适症状。

2.激素治疗:较多地作为术后辅助用药,减少组织瘢痕增生。如:典必殊眼液、氟米龙眼液、露达舒眼液。

3.非甾体类抗炎药:可以起到抗炎、缓解充血、抑制生长。如:双氯芬酸钠眼液、普拉洛芬眼液。

4.丝裂霉素的应用:注射于胬肉体部,或术中辅助用药可起到抑制生长,防止复发的作用。

手术治疗:

1.翼状胬肉移位埋藏术,适用于胬肉较小、胬肉处于静止期的老年患者。

2.翼状胬肉切除加自体球结膜移植术,适用于初发翼状胬肉老年患者。

3.翼状胬肉切除加自体角膜缘上皮的结膜移位术,适用复发风险较大的患者,如年轻患者、双侧翼状胬肉或者复发性胬肉,能有效的降低翼状胬肉的术后复发率。

其他治疗:

冷冻治疗:用于小而且薄的翼状胬肉,破坏其新生血管,使之萎缩,目前较少使用。

治愈性:

目前尚缺乏非常有效的预防及根治的方法,手术后一般预后良好,部分可复发。

饮食

饮食建议:

宜吃蛋白类食物(牛奶,肉类等),提供伤口愈合必要的营养物质。

饮食禁忌:

患者术后早期(两周内)尽量少食辛辣等刺激类食品,影响伤口愈合。

预防

预防:

1.尽量避免长期暴露于阳光、烟尘、风沙、气候干燥等环境,长期户外工作的人建议佩戴防护镜。

2.风沙,紫外线强的天气,可佩戴墨镜,保护结膜,防止结膜增生。

3.注意锻炼身体,提高睡眠质量,增强免疫力。

4.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尽量避免长时间近距离用眼,减少因泪液问题增加患病风险。

5.手术后若出现眼睛红、肿、痛、畏光、异物感、分泌物增多等不适症状随时就诊。

相关推荐

眼角红色的肉变大是什么情况
眼角红色的肉考虑是泪阜,泪阜位于眼睛的内眦,也就是所说的内眼角部位,泪阜变大之后看上去眼角的红色肉变大,可能的病因有以下几种:第一,泪阜炎症,在泪阜区的结膜有较明显的充血、水肿、隆起样改变,眼角内侧还伴有较多的脓性分泌物,可能是由于细菌感染所造成,此时需要到医院就诊,在医生的指导下局部滴用微弱的激素类眼药水,同时联合抗生素类眼药水,经过抗炎、对症治疗后症状往往可以逐渐好转。第二,翼状胬肉,这种疾病本质上就是鼻侧的球结膜下组织异常增生所引起,和长期风吹日晒等物理因素刺激有关,长期户外工作的人群比较容易发病。翼状胬肉发生初期,主要是白眼球部位有明显的凸起状膜状物,眼角红色的肉增大,有炎症刺激时会出现异物感和畏光、疼痛症状,没有炎症情况下症状不明显。翼状胬肉长入角膜之前,如果没有不适症状,可以不做任何处理;如果有眼部异物感、疼痛、充血等症状,可以使用普拉洛芬滴眼液、复方妥布霉素滴眼液来减轻症状。如果翼状胬肉比较大,甚至向瞳孔中央生长,可能会威胁视力,则需要在医生指导下,选择是否需要手术切除,或者联合自体结膜瓣移植术等。第三,可能是泪阜囊肿造成的症状,该疾病没有造成眼部不适时,可以先采取保观察疗,囊肿不能自行消退的情况下,可以采取手术治疗。
语音时长 01:57

2021-12-30

81573次收听

02:37
眼角红色的肉变大是怎么回事
眼角红色的肉考虑是泪阜,泪阜位于眼睛的内眦,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内眼角部位,泪阜变大之后看上去眼角的红色肉变大,可能的病因有以下几种:第一,泪阜炎症,在泪阜区的结膜有较明显的充血、水肿、隆起样改变,眼角内侧还伴有较多的脓性分泌物,可能是由于细菌感染所造成,此时需要到医院就诊,在医生的指导下局部滴用微弱的激素类眼药水,同时联合抗生素类眼药水,经过抗炎、对症治疗后症状往往可以逐渐好转。第二,翼状胬肉,这种疾病本质上就是鼻侧的球结膜下组织异常增生所引起,和长期风吹日晒等物理因素刺激有关,长期户外工作的人群比较容易发病。翼状胬肉发生初期,主要是白眼球部位有明显的凸起状膜状物,眼角红色的肉增大,有炎症刺激时会出现异物感和畏光、疼痛症状,没有炎症情况下症状不明显。翼状胬肉长入角膜之前,如果没有不适症状,可以不做任何处理;如果有眼部异物感、疼痛、充血等症状,可以使用普拉洛芬滴眼液、复方妥布霉素滴眼液来减轻症状。如果翼状胬肉比较大,甚至向瞳孔中央生长,可能会威胁视力,则需要在医生指导下,选择是否需要手术切除,或者联合自体结膜瓣移植术等。第三,可能是泪阜囊肿造成的症状,该疾病没有造成眼部不适时,可以先采取保观察疗,囊肿不能自行消退的情况下,可以采取手术治疗。
假性翼状胬肉与翼状胬肉区别
假性翼状胬肉与翼状胬肉区别比较大。首先其发病诱因不同,假性翼状胬肉发病诱因较为单一,而翼状胬肉则发病诱因较多。其次,症状表现有所不同,有相似性症状表现,但是具体症状表现有所不同。另外,发病时疾病特点也有很大差异性。
翼状胬肉的好发人群有哪些
翼状胬肉主要因紫外线照射而引起,因此,生活在南北纬40°的赤道附近的居民和长期紫外线暴露的人群是它的好发人群。这类人平时应做好防护措施,减少紫外线照射,预防翼状胬肉的发生。
翼状胬肉有哪些症状
翼状胬肉是眼部疾病,会导致视力变差,如果不治疗会影响视力,治疗可以选择抗生素药物,激素药物来消除炎症,必要的时候可以做氩激光或者是手术切除等。
翼状胬肉是如何引起的
比较能被大家所接受的解释是球结膜长期暴露在强光、紫外线、风沙灰尘较多的环境,受此环境因素的刺激球结膜导致异常增生而逐渐长成翼状胬肉。也有认为是由于反复的慢性结膜炎刺激所造成的。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发现,有些人的黑色眼球上多出一块肉,单眼或者双眼都有可能,这就是我们所说的翼状胬肉,翼状胬肉主要是由于鼻侧球结膜的异常增生所造成的。其中引起翼状胬肉的原因不明确。翼状胬肉早期都无明显其他不适症状,仅在翼状胬肉进展期时可有眼红和异物感,对视力影响不大。早期可不予治疗,后期如患者自觉影响外观或胬肉生长过大,遮挡瞳孔区阻碍患者视物时,也可以考虑行手术治疗。
语音时长 01:29

2020-02-13

60793次收听

什么是翼状胬肉
翼状胬肉是眼科的常见病及多发病,具体发病原因不确切,一般认为是结膜受外界刺激比如风沙,日光,烟雾,紫外线等,而引起的一种慢性炎性病变,可单眼或双眼发病,因其形状,像昆虫的翅膀而得名。翼状胬肉是睑裂处结膜与角膜上的一种赘生组织,一旦侵犯角膜会日渐增大,甚至可覆盖瞳孔区域,而严重影响视力。基本的病理机制可概括为睑裂部球结膜及结膜下组织,在外界刺激下发生变性,肥厚增生向角膜内发展,呈三角形。本病多见于户外劳动者,以农民和渔民发病最多。本病多无自觉症状或仅有轻度不适,在胬肉侵及角膜时,可因牵扯而产生散光使视力下降,或因胬肉过大遮挡瞳孔而产生视力障碍。小而静止的翼状胬肉无需治疗。如胬肉已接近瞳孔区影响视力及外观或眼球转动受限可采取手术切除。
语音时长 01:37

2020-02-10

52266次收听

翼状胬肉如何用药
翼状胬肉是睑裂处结膜与角膜上的一种赘生组织,一旦侵犯角膜会日渐增大,甚至可覆盖瞳孔区域,而严重影响视力。本病是眼科的常见病及多发病,具体发病原因不明,一般认为与风沙、强光、紫外线照射等因素刺激有关,可单眼或双眼发病。小而静止的翼状胬肉无需治疗,如果胬肉为进行性或者以接近瞳孔区影响散光、视力及外观,或者胬肉较肥厚影响眼球转动时,可考虑手术切除,术前一般应用抗生素眼药水点眼,预防术后感染,术后会加用糖皮质激素眼药水及非甾体类眼药水减轻术后炎症。在胬肉进展期,可用抗生素眼药水控制结膜炎症减轻,充血充血较重时,可加用糖皮质激素眼药水。本病愈后良好,部分术后可复发。
语音时长 01:40

2020-02-10

57952次收听

异状胬肉怎么治
翼状胬肉怎么治:翼状胬肉在日常生活中比较常见,此病多见于老年患者,以及长期从事暴露工作,或者长期接触风沙工作者,其表现多为鼻侧球结膜异常增生,大多数患者多因为发现鼻侧角膜有异物生长来就诊,患者多无其他临床表现,偶伴有翼状胬肉发红发炎时患者可有异物感,因翼状胬肉的生长速度较慢,一般病程多为十几年。此病一般不影响视力,较小时患者除发炎时异物感外无其他的临床症状,如果胬肉较大,因牵拉角膜可出现散光情况。对于早期患者,如患者出现不适症状,可适当点用抗生素类眼药水控制其增长,对于翼状胬肉较大者影响患者美观及生活质量时,可考虑行翼状胬肉切除联合球结膜移植术。手术后胬肉有再次复发的可能。
语音时长 01:59

2020-01-07

55640次收听

翼状胬肉手术治疗的适应症
翼状胬肉手术治疗的适应症要注意在静止期,活动生长期。胬肉增长迅速需要进行手术治疗。在手术治疗后要注意要定期复查,手术后要按照医生的具体指导用药,术后初期不能见强光,外出时最好戴上墨镜。术后2周内洗澡时不应将脏水溅入眼内,一定要注意全面的保护好眼睛,这样才可以促进恢复。
翼状胬肉术后会复发吗
翼状胬肉本身就是一个术后复发率很高的疾病,主要还是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术后,需要知道一些简单的知识,患者术后一定要有良好的环境,避免伤口感染,注意避免高原紫外线的这种强刺激,减轻它的复发。翼状胬肉术后复发的比例较高。患者要做到定期复查,保护好眼睛,防止出现二次治疗的几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