嗳气
概述
简介:
嗳气,又称噫气病,是以气从胃中上逆,出咽喉而发出声音,声长而缓,且常伴嗳腐气味,食后多发为主要表现的疾病,是消化道疾病常见症状,多见于反流性食管炎、慢性胃炎、消化道溃疡等疾病。
就诊科室:
中医科、消化内科
临床症状:
嗳气之声沉长,不似呃逆之声短促。多见于饱食之后,常伴见胃脘饱胀、食欲不振、胃酸、恶心、呕吐等症状。
流行病学:
普遍高发,无明显发病人群,一般以脾胃虚弱人群发作较为频繁。
治疗原则:
治疗以和胃降逆为主。
严重性:
日久失治或误治可能导致疾病进一步发展,有消化道出血等危险,还可能存在消化道肿瘤,延误最佳治疗时间,危及生命。
是否医保:
是
病因
病因:
嗳气主要是脾胃不和,胃气上逆所致。与外邪侵袭、饮食不节、情志不遂、久病体虚等因素有关。
1、外邪侵袭:外感风寒之邪,寒气客胃,致使胃气上逆,也可导致嗳气。
2、饮食不节:进食太快、偏食生冷水果或粘腻不易消化的食物,损伤脾胃,宿食内停,胃气上逆至喉咙,发出嗳气之声。
3、情志不遂:恼怒伤肝,气机不利,横逆犯胃;或肝郁克脾,或忧思伤脾,胃失和降,胃气上逆,导致嗳气发生。
4、久病体虚:或素体不足,或年老体弱,或大病初愈,虚损误攻,均可损伤中气,或耗伤胃阴,脾虚气逆,发生嗳气。
症状
典型症状:
嗳气本身即为一种症状表现,其典型特点是由喉发出声音,声长而缓,且常伴嗳腐气味,饱食后多发。
其他症状:
嗳气发作时,常伴有胃脘饱胀、满闷,恶心,呕吐,吞酸,纳差,面色无华,神疲乏力等脾胃虚弱的表现。
诊断
诊断依据:
1、一周之内嗳气反复发作。
2、常伴有酸腐气息,食后多发;还常伴有胃脘满闷,恶心吞酸,纳差等症状。
3、多有受凉,饮食,情志等诱发因素。
相关检查:
嗳气是一种症状,中医一般是通过望闻问切四诊合参确诊疾病;西医主要是通过胃镜等常规检查手段帮助寻找病因,诊断疾病。
1、望闻问切:
(1)望:观察可见患者面色无华,神情疲倦,或舌淡苔白,或舌苔黄腻。
(2)闻:可听到患者自喉咙发出的声长而缓的嗳气声;可闻到患者嘴里散发的酸腐气味。
(3)问:询问患者既往史,多有着凉、饮食不节、情志不遂等病史。
(4)切:脉象或为沉迟脉,或为滑脉,或为弦脉。
2、胃镜检查:如胃镜下见胃黏膜有充血、水肿等,可考虑为胃炎;如镜下见胃部有溃疡、糜烂等,可考虑胃溃疡等;如镜下见有肿物,考虑胃息肉、胃癌等,需进行活检,进一步确诊。
鉴别:
嗳气与呃逆鉴别:两者均为胃气上逆所致,呃逆是以气逆上冲,喉间呃呃连声,声短而频,不能自制为主要表现。嗳气乃胃气阻遏,气逆于上,冲咽而出,发出沉缓的嗳气声,常伴有嗳腐气息,食后多发,与喉间气逆而发出的呃呃之声不难区分。在预后方面,嗳气只是胃肠疾病的症状,与疾病预后无明显关系,而呃逆若出现于危重病人,往往为临终之兆,应予以警惕。
治疗
治疗方针:
嗳气是胃气上逆所致,故其治疗原则以和胃降逆为主,再结合患者具体病情,辨证施治。治疗方法以药物治疗为主,可加针灸等方法辅助治疗。另外还可以通过喝温水、减慢进食速度、避免过饱等方法缓解。
日常护理:
1、日常生活中注意保暖,以防寒邪客胃,加重病情。
2、起居有常,规律作息,保持充足睡眠。
3、适当运动,如练习八段锦、太极拳养生术等。
4、日常观察有无呕吐,大便情况等,能帮助医生采集辩证信息,及时调整用药。
药物治疗:
1、保和丸加减:(1)常用药:山楂,神曲,莱菔子消各种饮食积滞;半夏,陈皮行气化滞,和胃止呕;茯苓健脾利湿,和中止泻;连翘散结以助消积,清解食积所生之热。(2)适应症:适用于因饮食失节,暴饮暴食,食积内停,气机阻滞,脾胃升降失司,导致脘腹胀满,嗳腐吞酸,恶食呕逆,大便泄泻之证。(3)用法:口服。(4)禁忌:体虚无积者禁用,孕妇和哺乳期慎用。
2、星夏栀子汤加减:(1)常用药:天南星,半夏燥湿化痰;石膏,栀子清热泻火;香附理气。(2)适应症:适用于胃有痰火而嗳气者。(3)用法:水煎服。(4)禁忌:脾胃虚寒者慎用。
3、柴胡疏肝散加减:(1)常用药:柴胡,香附,川芎疏肝解郁行气;陈皮理气行滞和胃;枳壳疏理肝脾;芍药养血柔肝;甘草调和药性。(2)适应症:适用于肝胃不和之嗳气者。(3)用法:水煎服。(4)注意:本方芳香辛燥,易耗气伤阴,不宜久服。
4、养中煎加减:(1)常用药:人参,山药,白扁豆,茯苓,甘草补脾益气;干姜温中散寒;嗳腐气滞者,加陈皮或砂仁,理气健脾。(2)适应症:适用于中气虚寒,伴有嗳气,为呕为泄者。(3)用法:水煎服。(4)禁忌:胃火旺盛者慎用。
其他治疗:
1、针灸治疗:
(1)治法:和胃降逆。
(2)主穴:中脘、内关、足三里等穴位
(3)配穴:食滞胃肠加内庭穴;肝气犯胃加太冲穴、期门穴;脾胃虚弱加脾俞穴、胃俞穴。
(4)注意事项:针灸时不要乱动,避免弯针、断针;放松心情,避免肌肉过度紧张增加进针难度。
饮食
饮食建议:
1、饮食有节,宜进食易消化的食物,如面条、粥等。
2、可适当进食山楂、鸡内金助消化。
3、适量食用山药、莲子、扁豆、芡实、薏米等药食两用之品可调理脾胃。
4、根据中医“以脏补脏”的理论,可适度选择食用猪肚、羊肚、鸡胗、鸭胗等动物内脏。
饮食禁忌:
1、禁食生冷不洁、难消化之物,不可进食过快,以免损脾伤胃。
2、忌食辛辣醇酒、荤腥油腻之品,以防刺激脾胃。
预防
预防:
1、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勿急躁易怒或忧思伤悲,调畅情志,减少情志失调对脾胃的影响。
2、注意保暖,以防寒邪客胃。
3、劳逸结合,注意锻炼身体,增强体质,如坚持散步并适当练习八段锦、太极拳养生术等。
相关推荐
为你推荐
科普文章
短视频
科普文章
短视频
热门问题
专家答疑
生活问答
- 1 慢性胃炎怎慢性胃炎应该怎么办
- 2 慢性胃炎怎么得的
- 3 慢性胃炎什么引起的
- 4 慢性胃炎有哪些
- 5 慢性胃炎严重吗
- 6 慢性胃炎普遍吗
- 7 慢性胃炎能严重吗
- 8 慢性胃炎是怎么引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