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夜盲症,光补充维生素A还不够,搞清楚它的类型才能对症施治
人不是夜行动物,所以在黑暗中会丧失视功能。不过,人眼在适应暗处环境后,可借助微弱的光源,比如星光、月光、远处的灯光,恢复一定的视功能,勉强看清周围的事物。但有一些人只要在昏暗的环境中,基本处于“失明”状态,尤其夜晚降临后,如果没有处于光源充足的环境里,他们几乎与盲人无疑。这就是眼科疾病中的夜盲症。有网友提出疑问:是不是晚上看不清东西都算夜盲症?这个判断标准不正确,今天我就带大家深入了解夜盲症,以及它的3种类型。
夜盲症是什么样的病?
我们人类的眼睛要依靠光线在物体上的反射来捕捉画面,当光线不足或者夜晚降临的时候,大部分事物没有了充足的反射调节,眼睛肯定会出现看不清东西的情况。但是,在光线逐渐变暗的过程中,人的眼睛也会进行自我调节,直到调整到适应变暗的环境后,可以恢复一定的视功能,慢慢地可以看清一些东西,这是眼睛与生俱来的能力,被称为“暗适应”。
夜盲症患者暗适应要明显低于常人很多,甚至有可能不具备这种能力,所以才会出现暗处、夜晚“变盲”的情况,其表现为晚上看东西不清楚,或者看不到东西。当然,如果属于高度近视或者患有某些影响视力的眼病,也可能在暗处看不清东西。所以,我们不能单纯以晚上看不清来判断患者得了哪种病,只有进行正规医疗诊断才能明确病情。
夜盲症的3种类型以及治疗方案
一般情况下,夜盲症患者多由于维生素A缺乏症引起的,患者大多伴有角膜干燥、角膜旁长干燥斑等情况,严重的患者也会有致盲危险。临床大多采用对症以及补充维生素A治疗,但是,夜盲症不是单一性眼病,它也有不同的类型,故此治疗方案也要做相应调整。
1、暂时性夜盲症:
此类病变比较常见,属于典型的维生素A缺乏,患者视网膜中的视紫红质数量以及产生变少,此时需要采用维A补充疗法,并且生活中也要增加富含维A的食物。经过正规治疗和调理,患者可恢复正常视功能。
2、获得性夜盲症:
这种病变是基于患者本体存在的某些疾病而产生的并发症,也有可能是视网膜杆状细胞营养缺乏导致的,临床上多见与弥漫性脉络膜炎、脉络膜缺血萎缩等。治疗获得性夜盲症首先要解决基础病变,当患者病情逐渐好转时,夜盲情况也会得到改善。
3、先天性夜盲症:
相比前两种夜盲,先天性夜盲症更为复杂,治疗难度也更大。根据目前的研究来看,先天性夜盲症病因基本是遗传,比如父母存在视功能缺陷,导致新生儿出生后视网膜色素发生变性,杆状细胞未正常发育,引起视紫红质合成障碍,甚至无法进行合成,那么新生儿就会产生夜盲,随着年龄增长还会逐渐出现视力下降,视野缩小,最终失明。目前对于先天性夜盲症没有特效疗法,不过国外研究人眼发现,此病可能与某种基因变异有关,现阶段还在深入研究中,希望不久的将来,能研发出有效的方法为先天性夜盲症患者带来光明。如果早期发现病情,可以采用中医药方法减缓或控制病情进展。
医生提示:
眼病的发展过程大多是缓慢的,偶尔的眼花、晚上看不清、缓慢的视力下降、眼睛频繁发干等,虽然看似都是常见情况,但也有可能是某些眼部病变正在逐步发展的症状表现。所以,希望大家加大对眼睛健康的关注力度,发现任何异常都要及时进行眼底检查,并采取正规的防治措施,避免更大的损伤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