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如何预防急性黄疸型肝炎

发布时间:2020-08-2854879次浏览

急性黄疸型肝炎是急性肝炎的一个临床分型,根据急性肝炎患者有无黄疸表现及血清胆红素是否升高将急性肝炎分为急性黄疸型肝炎和急性无黄疸型肝炎,黄疸性肝炎多数是由病毒性肝炎引起的,危害挺大的并且传染性极强,那么如何预防急性黄疸型肝炎?

首先,人们要注意日常生活中的饮食及其卫生是最主要的预防黄疸型肝炎的方法。个人的良好卫生对疾病的传播起着决定性作用。在平时生活中,人们要有饭前、饭后、便后洗手的好习惯,不能食用不干不净的食物,除此之外,人们所使用的各种器皿都要进行及时消毒,以免病菌传播。

其次,针对接触过黄疸型肝炎患者的人,要采取隔离的措施,以免更多的人们受到黄疸型肝炎的侵害。要防止黄疸型肝炎的逐渐蔓延,就必须对接触者隔离观察至潜伏期结束。

最后,人们可以注射疫苗防止受到黄疸型肝炎的传染,在接触乙肝病人后及时注射一针乙肝高效免疫球蛋白,2-4周后注射第1针乙肝疫苗,于1个月及6个月时再注射第2-3针乙肝疫苗,接触甲方肝病人,在2周内,肌内注射含抗甲肝抗体的丙种球蛋白。

有急性黄疸型肝炎的患者要注意多休息,如果症状比较重并且伴有黄疸症状的患者,这时候就要卧床休息。每天的饮食的话,要尽量的清淡并且要吃一些易于消化的食物尤其是蛋白质维生素的摄入如果发病期间恶心呕吐没有食欲的话这样就保证不了每日的热量和营养了这时候就要每日输液补充。

相关推荐

急性黄疸型肝炎黄疸前期临床表现
急性黄疸型肝炎往往是由甲型肝炎病毒,或者是戊型肝炎病毒感染以后导致的一种临床类型,除了肝功生化转氨酶明显增高以外,还会出现胆红素的升高,表现为皮肤鼓膜明显的黄疸,病人尿的颜色深黄,像浓茶。在黄疸出现前的这段时期,称为黄疸前期,黄疸前期的临床表现往往不是很特异的,有的病人表现是低热、胃部不适,以为是急性胃炎,到消化科就诊,也有的病人表现为低热、乏力,以为是感冒,到急诊科就诊。所以在黄疸没有出现前,一些症状往往是非特异的,出现黄疸以后可能才会想到到肝病科就诊。
语音时长 01:08

2021-07-09

94897次收听

谷丙转氨酶高72属肝炎吗
谷丙转氨酶是常用的肝脏炎症指标,正常情况下谷丙转氨酶主要存在于肝细胞内,一些致病因素造成肝细胞的破坏,导致谷丙转氨酶由细胞内释放到血液当中,比如常见的病毒性肝炎,甲肝、乙肝,丙肝,戊肝等。另外药物性肝炎、脂肪性肝炎,酒精性肝炎都可以造成谷丙转氨酶的升高。如果此时进行肝功能的检查,会发现谷丙转氨酶升高。谷丙转氨酶的正常参考值单位一般在0-40之间,如果高于40,通常提示肝细胞存在炎症损伤,如果谷丙转氨酶高于72,说明存在肝脏的炎症损伤,也是广义上的肝炎的概念。但是还不能明确具体是哪一种类型的肝炎,需要进一步的完善检查,包括抽血进行病毒学指标的检查,肝胆系统的彩超等检查,来明确具体的原因,进行基础病因的治疗,同时辅助的使用一些保肝护肝的药物进行治疗,随着肝炎症状的改善,疾病的恢复,转氨酶也可以恢复到正常范围以内。
语音时长 01:34

2021-06-09

66341次收听

肝功能检查要空腹吗
我们知道食物一旦进食之后,它就是经过胃肠道,然后进入血液,然后肝脏就会对食物进行一些分解。如果是进食之后,我们去很快的做肝功能的一些检查,这个时候那就有可能会出现肝脏的两个酶,主要是ALT和AST,也就是检验单上常见的谷丙转氨酶和谷草转氨酶,可能就测得不太准,甚至出现一个升高的情况。所以一般医院做肝功能检测,要求空腹六个小时,甚至是要求空腹八个小时及以上。这样主要是避免我们在进食之后由于饮食的因素造成谷丙和谷草转氨酶升高,这样就容易给我们的医生或者是护士引起误判,然后耽搁病情的诊断的时间,然后也会让病人多抽一管血。
语音时长 01:12

2021-05-12

86840次收听

慢性肝炎患者运动篇
常常可以看到,有些病情较轻或处于疾病恢复期的慢乙肝患者,过分强调休息,长时间卧床不起,反而引起体力衰退,情绪抑郁,甚至植物神经功能失调或肝炎后脂肪肝。个别病人则过早恢复剧烈体育活动或体力劳动,结果又导致病情反复。那么,慢乙肝患者怎样合理安排休息和活动呢?这是每一位病人必须注意的问题。慢乙肝患者最适合动静结合的休息方式。慢性肝炎如处于活动期则强调休息,且休息时间要长,一般要3-6个月。如血清转氨酶升高
肝炎患者的用药须知
药物是治疗肝炎的主要方式之一,但是在用药过程中,也应该注意一些问题,比如尽量避免多种药物混合使用、掌握时间和用量、避免频繁换药,只有做到合理的用药,才能够保证良好的治疗效果。
怎样会引起肝炎呢
怎样会引起肝炎呢是大家最关注的问题,肝炎是现在生活中比较常见的一种疾病,虽说绝大多数情况下都是感染而引起,但其实,也有很多情况是与人们现在的生活方式有很大的联系,比如,长期的慢性酗酒就是引起肝炎的一个很常见因素,下面就肝炎的病因进行具体介绍。
重型肝炎的检查方法
在现代生活中,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进步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们的医疗技术手段已得到了明显的改善,那么重型肝炎的检查方法都有哪些呢?下面我们详细地了解一下,以便大家若发现肝炎的症状可以到医院去检查。
肝炎患者生活中需注意事项有哪些
肝炎的治疗过程较长,在恢复期肝炎患者不仅在饮食上需多注意,生活上也应该注意一些细节,以免不当的生活方式造成病情的严重,给治疗带来麻烦,所以,掌握一些科学合理的方法很重要.
02:45
肝炎传播途径有哪些
不同类型的肝炎,其传播途径并不相同。病毒性肝炎分为甲、乙、丙、丁、戊,其中甲肝和戊肝是通过消化道进行传播的,通常在进食过程中会形成肝炎病毒的传染或感染。易传播情况有:吃未加工熟的食物;生吃水产品、海鲜等。乙肝和丙肝的传播途径主要依靠静脉和肌肉,比如输血、手术、纹身、穿耳洞等;母婴也会形成传播,临床叫做垂直传播;另外,夫妻性生活也是乙肝丙肝的传播途径,建议夫妻化验乙肝病毒载量HBV-DNA,如果含量较高,可以服用抗病毒药来减少病毒载量,减少传播机会。
02:20
肝炎能治好吗
每种肝炎的治疗结果是不同的,有的肝炎可以只好,有的就不行。比如说急性肝炎中的甲型肝炎和戊型肝炎,这两种治疗预后效果非常好。而乙型肝炎和丙型肝炎属于慢性疾病,很难治愈。临床上,乙型肝炎能够达到控制病毒、稳定病情的结果,但是目前没有良好的停药标准,临床上复发的风险较高。丙型肝炎目前可以达到临床治愈,也就是能完全清除病毒,但是并不代表肝病痊愈,需要远期观察。自身免疫性肝炎很难根治,现代临床医疗只能稳定病情。总的来说,肝炎需要积极治疗,痊愈是最理想的效果,若无法治愈,稳定控制病情也能正常生活。
乙型肝炎饮食治疗
乙型肝炎分为两种,急性乙型肝炎与慢性乙型肝炎。对于急性乙型肝炎的饮食,在急性肝炎早期,病人常有明显乏力、恶心、呕吐和食欲差,这个阶段要多进食易消化、清淡的食物,比如粥之类的,适量的蔬菜和水果,要少吃多餐。在急性肝炎的恢复期,病人恶心、呕吐的症状消失,食欲有明显改善,这时候就要吃大豆制品、奶类、鸡肉、淡水鱼等蛋白类食物。对于慢性乙肝饮食,特点是反复出现肝脏炎症的加重和缓解,要提供适当的热量,足够的蛋白质,适量的碳水化合物。限制脂肪饮食,脂肪是三大要素之一,脂肪的摄入量有利于脂溶性维生素,例如维生素A、维生素K的吸收,补充适量的维生素和矿物质。维生素对肝细胞解毒、再生、提高免疫力方面都有很重要的作用。其次,戒烟、戒酒,避免损伤肝脏的物质进入肝脏。
语音时长 01:25

2020-02-10

55964次收听

02:36
乙型肝炎病毒是什么
肝炎病毒分为DNA病毒和RNA病毒,其中乙肝病毒属于DNA病毒,甲丙戊肝病毒属于RNA病毒。乙肝DNA病毒相对来说比较顽固,不好彻底去除。人体感染乙肝病毒后,急性感染者会有明显乏力、食欲下降、尿黄等症状;慢性感染者症状轻微甚至没有症状。发现自己有乙肝病毒感染,尽快去医院进行检查全面评估。主要检查包括:肝功、乙肝五项和乙肝病毒DNA,腹部的超声、甲胎蛋白和肝脏弹性测定等。其中乙肝五项和DNA能够反映传染性的强弱;肝功反映肝细胞炎症轻重;腹部超声、肝弹性测定反映肝脏有无肝硬化;甲胎蛋白检查看有无肝肿瘤。通过全面检查判断目前乙肝病情,确定是否需要抗病毒治疗。
02:32
乙型肝炎是怎么引起的
乙型肝炎多数是通过母婴、体液,水平传播。乙型肝炎是由乙肝病毒感染造成的传染性肝脏疾病。很多人对乙肝本质的认识有误区,以为乙肝是遗传性疾病。其实乙肝并没有出现基因的改变,不是遗传病。很多乙肝是在生产过程当中传染的,也就是母婴垂直传播,母亲传给了孩子。有的乙肝是水平传播的,没有注射乙肝疫苗,进行亲密接触被感染。如接吻、性接触等,传播了乙肝病毒。幼年期感染的情况下,乙肝病毒进入体内后潜伏,随着年龄增长,自身免疫力逐渐健全,体内的乙肝病毒和人体免疫力搏斗带来肝细胞的免疫损伤,如果没有得到及时治疗可能会进展到肝纤维化、肝硬化甚至肝肿瘤。
慢性病毒性肝炎会导致什么并发症
慢性病毒性肝炎会导致乙肝,丙肝还有丁肝,如果不治疗,它会进展到肝硬化肝癌。肝硬化常见的并发症有消化道出血、腹水、反复的腹水、下肢肿、肝性脑病、还会导致肝肾综合征、电解质混乱。
语音时长 03:13

2018-08-10

62031次收听

02:09
重症肝炎怎么饮食调养
首先,建议患者少吃多餐,饮食必须有规律;其次,建议患者喝一些水果汁以及蔬菜汁;再者,可以吃一些鱼虾。重症肝炎会出现能量消耗过大的现象,所以期间必须要保证饮食有规律的进行,也可以选择半流食,每天要坚持4-5餐,少吃多餐可以补充能量,并且也能预防患者出现呕吐症状。可以把蔬菜和水果做成果汁,还有蔬菜汁,这样患者比较容易消化吸收,而且也能补充大量的维生素。也可以经常吃一些鱼虾,晚上睡觉之前可以喝一杯热牛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