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面肌痉挛要做什么检查

发布时间:2020-08-2861296次浏览

在我们的生活中,面肌痉挛的影响是非常大的,一旦患上这种疾病,不仅会影响到大家的身体健康,还会影响到大家的工作,如果患上了这种麻烦的疾病,大家一定要做好检查,可是,面肌痉挛要做什么检查呢,下面就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实验室检查:脑脊液常规、生化及细胞学检查有助于病因学诊断。

其他辅助检查:可选择脑电图、SPECT扫描和PET扫描。

颅内占位性病变可通过头颅X线摄片、脑CT和MRI检查进行定位及定性诊断;脑血管病变可选择脑血管功能检测仪、经颅多普勒以及造影(气脑、脑室、脑血管造影)。

3D-TOF磁共振血管成像可以比较清楚地显示面神经周围血管异常扩张或增生,使我们了解面神经的受压情况,故此方法为目前面肌抽搐病因诊断的最佳影像学检查方法。

体感诱发电位、脑干诱发电位(听觉、视觉诱发电位)对脑神经及肌肉病变的定位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看了上面的介绍,大家应该了解面肌痉挛这种疾病的检查方法了,希望大家可以认真的了解。大家在患病之后,必须要进行检查,这样的话,才能让这种疾病不那么可怕,大家不要等疾病危及健康的时候,才开始重视疾病,这时候已经晚了。

相关推荐

02:51
下嘴唇颤抖是怎么回事
引起下嘴唇颤抖的原因,是有很多种的。第一,如果是轻度的抽搐,可能跟精神紧张、过度疲劳、情绪状态有一定关系。第二,严重的嘴角抽搐,是一种面部表情肌,肌张力障碍引起的疾病。第三,既往如果有脑皮层梗阻或脑叶出血的患者,容易出现癫痫局灶性的发作,会出现下唇的颤抖、抽搐。第四,帕金森综合症的患者,可能出现舌、口唇的震颤,特别是在精神紧张的情况下,很容易出现下唇的震颤、抽搐,但这类患者往往会伴有肢体的震颤。所以患者如果出现不自主的,下唇的这种抽搐和震颤,要及时的到医院进行全面的,系统的检查、明确病因,进行针对性的治疗。
如何预防面肌痉挛
面肌痉挛的预防是较为困难的,在日常生活中患者应当首先注意做好保暖的工作,尤其是做好面部防寒工作,另外饮食也要注意保持清淡,不要经常吃一些过于油腻或者高热量的食物,还要注意坚持身体锻炼,尤其是经常进行户外锻炼,对于预防面肌痉挛是有一定帮助的。此外患者还要注意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一些不良嗜好,戒烟戒酒,日常生活中应当注意劳逸结合,不要过度工作,避免身体过度劳累,还要保持精神愉快,不要存在过大的精神压力,精神过于紧张也有可能会导致面肌痉挛的发生。如果患者患有高血压等一些疾病,要注意控制好血压,如果存在动脉硬化也可以适当服用一些软化血管的药物。
语音时长 01:08

2021-01-26

86723次收听

面肌痉挛患者日常生活注意事项有哪些
患者如果患有面肌痉挛,首先应当进行积极的正规治疗,另外日常的护理措施对于缓解患者的疾病也是有非常大的帮助的。面肌痉挛的患者日常生活中一定要注意休息,不要过度的疲劳,否则有可能会导致疾病的加重,另外患者的情绪也是非常重要的,如果经常情绪激动或者过于紧张,精神压力过大,都会对患者疾病的恢复产生一定的影响。日常生活中患者还应当注意做好面部的保暖工作,避免冷风直吹,饮食上也应当注意清淡,不要经常吃一些过于油腻的食物。同时对于身体的一些基础疾病要注意做好控制,比方说血压过高应当按时服用降压药物,使血压保持平稳。
语音时长 01:04

2021-01-26

82964次收听

面肌痉挛能治好吗
大多数的面肌痉挛患者都是可以治愈的。面肌痉挛是一种临床上比较常见的进展比较缓慢的周围神经疾病,其主要特点为一侧面部肌肉阵发性的不自主的抽搐,虽然该疾病属于良性疾病,但是对患者的日常生活会造成较为严重的影响,还有可能影响患者的情绪,所以应当进行积极的治疗。面肌痉挛的治疗主要包括药物治疗,肉毒素注射以及微血管减压术,大多数患者通过正规治疗预后都是比较好的,其中药物治疗以及肉毒素注射很难完全彻底治愈,有可能需要长期用药,但是微血管减压术治疗效果是最好的,可以彻底将疾病治愈。患者可以根据医生的建议,结合自身实际情况选择适当的方法进行治疗。
语音时长 01:07

2021-01-26

94202次收听

面瘫继发性面肌痉挛
说到面肌痉挛相信大家都比较熟悉了,生活中有很多人都会受到面肌痉挛的危害,其实导致面肌痉挛的原因有很多,这些原因患者是往往没有引起重视的,这对预防是非常不利的,那么,面瘫继发性面肌痉挛症状有哪些呢?下面请听小编为您一一介绍。
治面肌痉挛中药方
面肌痉挛的治疗方法有很多,及早治疗是关键,通常情况下,面肌痉挛可表现为半面痉挛,偶可见于两侧,面肌痉挛是日常生活中比较常见的症状,可采用偏方治疗面肌痉挛,效果也非常好,那么,治面肌痉挛中药方有些什么呢?
面肌痉挛怎样治好
我们可以看到不少面部痉挛患者经过长时间的治疗也不能取得理想疗效,其实这种情况是很常见的,每一个面部痉挛患者都希望自己能够顺利的摆脱病症的侵扰,那么在临床上,面肌痉挛怎样治好呢?下面大家来看看下文的介绍。
面肌痉挛吃葡萄有效吗
面肌痉挛困扰着很多患者,我们应该了解面肌痉挛的知识,对面肌痉挛做好预防,如有面肌痉挛病症发生,应及时医治,那么,面肌痉挛吃葡萄有效吗?我们一起来看看下文的相关介绍吧,希望对你们会有所帮助,从而早日的摆脱面肌痉挛的困扰。
02:53
面肌痉挛术后注意事项
面肌痉挛术后首先要注意创口的保护和治疗,以及护理、创口有没有感染、有没有出血等一些意外的情况。观察面肌痉挛手术后的效果,是否制止了痉挛,有没有再复发的情况,还可以在手术以后进行对症治疗,比如消炎、抗菌,术后给予营养,神经营养治疗。术后效果不是十分理想的,还可以进行卡马西平一类药物的治疗,并进行理疗等其它的治疗措施。大部分的治疗以后发作次数减少,就可以再继续保守治疗。面肌痉挛术后不是100%就可以达到目的,有些情况还需要注意创口的处理、事后的观察的疗效的观察,以及术后的保守的治疗的情况都要引起临床医师的注意。
02:56
梅杰综合征的病因有哪些
梅杰综合征的病因不明确。梅杰综合征,是一个综合征的概念,常见于20岁到40岁左右的妇女比较多见,表现在面部表情肌的痉挛和肌张力的改变,发展到严重的情况下会有难以吞咽的问题和面部的表情的变化问题,可能是单侧或是双侧的,也可能是两侧交替。梅杰综合征的病因还是不明确的,它只是头面部局限的小肌肉群的张力障碍和痉挛,它有发作性的倾向,常常发现在中年的妇女身上,所以它综合征的确切的原因还正在研究当中,只有找出确切的病因,才能够有对因治疗的措施,才能达到临床上比较好的效果。临床上的方法不是很多,有服药治疗、有理疗、有中医的针灸等等治疗措施,根据病情发作的情况,治疗效果也不完全一样。
面肌痉挛的手术费贵吗
面肌痉挛的手术费是否昂贵这需要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以及所选择的手术治疗方式和医院来决定的。一般情况下来说治疗费用大约在1万到3万左右,如果选择的是知名大型医院的话,那么费用可能在3万元左右。而目前治疗该病症最常被使用的方式主要为微血管减压术,但收费也要高一些。
面肌痉挛是面瘫吗
面肌痉挛和面瘫是两种完全不同的疾病。面瘫是指患者一侧面部肌肉受到病毒感染,造成的面神经麻痹,表现为一侧面部的口角歪斜。患者经常在早上醒来发作,造成面部肌肉不能动弹。面肌痉挛是患者一侧面部肌肉的发作性的阵发性的抽搐,当患者紧张,疲劳,兴奋时,它发作比较频繁。此外,面肌痉挛和面瘫发作原因不一样。面肌痉挛可能是由颅内的血管和神经接触引起的面神经的兴奋性高所引起。面瘫是因为病毒感染造成的疾病。因为两种病不一样,所以治疗方法也完全不一样。
语音时长 01:30

2019-05-30

55937次收听

02:50
眼肌痉挛和面肌痉挛怎么区分
眼肌痉挛多发生在单侧,持续时间较短,两三天可自愈;面肌痉挛持续时间较长,且多是双侧发病,多为梅杰综合征。眼肌痉挛主根据单侧、双侧和发病时间。普通眼睑痉挛或眼皮跳,一般三天左右就会自愈。若超过三天,应注意是不是面肌痉挛。双侧眼睛都跳,怀疑是梅杰综合征。因此,眼肌痉挛主要注意时间长短,时间长可能面肌痉挛,时间短可能良性。面肌痉挛若是双侧,就是梅杰综合征,当然临床也比较复杂。除这种普遍规律,大批大样本病例,实际上还有个别病例,如双侧面肌痉挛,在临床有一定发生率,是双侧面肌痉挛,需要专业大夫进一步鉴定。对于普通眼肌痉挛主要是时间问题,时间长就医。
面肌痉挛可以治愈吗
面肌痉挛是由面神经支配,一侧面部肌肉的不自主抽搐。常见的原因是血管压迫面神经根部或者继发于面神经瘫痪,或者是桥小脑角的肿瘤等引起。面肌痉挛常见的治疗方法包括口服药物治疗,肉毒素治疗和手术治疗。口服药物治疗往往疗效欠佳,肉毒素治疗患者往往有复发。目前国际上最常用,疗效最好的方法是微血管减压手术治疗。微血管减压是在显微镜下找到面神经的根部和压迫面神经的血管,应用一种特殊材料将血管和面神经根部隔开。这种手术治疗有效率能够达到90%以上,是目前治疗面神经面肌痉挛最有效的方法。
语音时长 01:12

2018-09-29

61893次收听

02:17
什么是面肌痉挛
面肌痉挛是由第七对颅神经支配的一侧面部肌肉的不随意抽搐。一般从眼轮匝肌开始,逐渐向下扩散至口轮匝肌和面部表情肌,因此又称面肌抽搐。传统观点认为,面肌痉挛是血管压迫面神经根部引起或继发于面神经瘫痪之后。少数由桥小脑区的肿瘤,如胆脂瘤、脑膜瘤等引起。原发性面肌痉挛的患者大多是中年后发病,女性多见,青少年患者占比约为10%左右。病程初期是一侧眼轮匝肌阵发性不自主的抽搐,程度较轻,持续几秒钟,但之后逐渐延长,可达数分钟或更长时间,然后逐渐缓慢地扩散至一侧面部的其他肌肉,抽搐的轻重、程度不等,多为阵发性、快速的、不规律的抽搐。严重时呈强直性抽搐,通常患者眼睛不能睁开,口角向同侧歪斜无法说话。双侧的面肌痉挛较为少见,如果有且为双侧,多是两侧先后起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