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与环境的关系是怎样的
流行病学研究发现,扫烟囱的工人阴囊癌多发;生产联苯胺染料或甲、乙萘胺的工人膀胱癌多发;从事石棉生产的工人支气管肺癌多发;从事X线、同位素工作的人白血病多发;锡矿工人肺癌多发。
自1990年以来,癌症已经成为我国城市的第一位死因、农村的第二位死因。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人们对癌症病因的认识不断深入。现代医学研究表明,癌症的发生是一个多因素参与的、多途径、多步骤的复杂过程,是环境因素和遗传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单纯由遗传因素所致的癌症大约仅有5%,大多数癌症则归咎于环境因素,它们与遗传的和获得性的易感性共同对癌症的发生发挥作用。
近年来,无论发达国家或发展中国家,癌症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呈上升趋势。我国1990年的癌症总调整死亡率为94.36/10万,1970年代为84.58/10万,上升了11.56%。不同癌症的死亡率变化趋势不同。宫颈癌死亡率下降趋势最为明显,调整死亡率下降达69%;其次为鼻咽癌和食管癌,分别下降34.62%和21.32%。而肺癌死亡率上升趋势最明显,其调整死亡率上升了11.85%;其次为肝癌及白血病,分别上升41/17%和30.26%;乳腺癌及结直肠癌的上升趋势也不容忽视。据估计,我国癌症死亡率在今后一段时间仍将呈上升态势,并将成为疾病防治问题的重中之重。
研究表明,80%的肿瘤与环境因素有关。据估计,大约4%-20%的癌症可直接归因于职业暴露。流行病学研究发现,扫烟囱的工人阴囊癌多发;生产联苯胺染料或甲、乙萘胺的工人膀胱癌多发;从事石棉生产的工人支气管肺癌多发;从事X线、同位素工作的人白血病多发;锡矿工人肺癌多发。这些现象的产生是由于职业环境中致癌物的浓度远远高于普通环境,且职业人群接触致癌物的时间早,累积接触的剂量大,从而导致癌症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高于普通人群。因此,有效降低职业环境中致癌物的浓度,对于降低职业人群癌症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具有治本的作用。
同时,与人类健康息息相关的生活环境中也存在大量致癌因素。医学研究已经证实,黄曲霉毒素是一种强致癌剂,蓝绿藻毒素是肝癌的促癌剂。在我国的启东和海门等地,玉米、花生等粮食作物的黄曲霉毒素污染率较高,饮用被藻类毒素所污染的沟塘水的比例较高,因此成为肝癌高发区。位于河南省东部的黑河流域由于长期接纳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不仅严重破坏生态系统,还导致其沿岸居民中恶性肿瘤,尤其是肝癌和食管癌的死亡率显著增加。在我国西部某些地区,由于环境中重金属含量超标,引起当地人群中多种癌症的患者增多,而形成“癌症村”。
人类曾经历了煤烟型和光化学烟雾型空气污染,目前已进入了以室内空气污染为标志的新的污染时期。研究表明,大约68%的人体疾病都与室内空气污染有关。在云南宣威地区,由于家庭炉灶不设烟囱,烟煤燃烧物中含有的以苯并芘为代表的多环芳烃类物质造成严重的室内空气污染,导致肺癌发病率增加。室内装修是城乡居民室内环境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
甲醛和氡是新装修房屋的室内环境中最主要的隐形杀手。长期接触甲醛会导致鼻腔、口腔、咽喉、皮肤和消化道等多种癌症,而氡则可以引起肺部细胞变异,从而导致肺癌的发病率增高。
有报告指出,吸烟所产生的烟草烟雾是对人类最危险的致癌物。从烟草和烟雾分离出的化合物中有60种是肯定的致癌物,或者是癌症的启动剂或促进剂。这些化合物包括焦油、一氧化碳、氰化氢、酚类、氨、甲醛、苯、亚硝胺和尼古丁。吸烟是肺癌的重要病因之一已是众所周知,同时,被动吸烟也可以促使不吸烟者患上肺癌。
家用洗涤剂的大量应用所造成的化学污染也会增加癌症的发生。资料表明,洗涤剂中较高的氯含量,容易对人体产生危害,而发生急性白血病、恶性淋巴瘤、神经细胞瘤和肝癌等。同时,日常生活中蔬菜、水果等的残留农药都可能导致癌症的发生,如有机磷酸酯杀虫剂会增加何杰金氏淋巴瘤的发生危险;有机氯杀虫剂会增加白血病的发生危险。
环境中的辐射也与癌症有关。阳光中的紫外线是诱发皮肤癌的主要原因,人工合成的氟氯烃会引起臭氧层的减少,而增加紫外线的强度,导致皮肤癌的发病率增加。电磁场也与癌症的发生有关。研究表明,受电磁辐射影响的儿童患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可能性明显增大。另外,电磁辐射还与脑肿瘤和乳腺癌的发生有关。
各种环境因素对癌症的发生可能还存在联合作用,如在工业生产过程中,尤其是坑下锡矿开采以及与橡胶、氯气、石棉尘和煤尘有关的企业中,如果工人在接触职业因素的同时又吸烟,则肺癌发生的危险明显增加。因此,戒烟对降低这些工人的癌症发病率是有积极意义的。
遗传因素对癌症的发生也具有重要作用,它为癌症的发生提供了生物学基础。研究表明,当人体细胞内的各种肿瘤抑制基因和DNA修复基因存在遗传性缺陷时,机体对肿瘤的易感性则会大大增强;不同个体之间由于致癌物代谢酶的基因多态存在差异,使得接触相近水平致癌物的个体产生不同的病理反应,有的人最终患上了癌症,有的人却不患癌。目前发现的与癌症关系比较密切的代谢酶主要有谷胱甘肽转硫酶、环氧化物水解酶和细胞色素P450等。
环境因素和遗传因素在癌症的发生过程中是相互作用的。环境致癌物可以直接作用于DNA分子,损坏基因,而导致基因突变,引起癌症的发生。同时,致癌物代谢酶的某些多态会降低机体对环境致癌物进行生物转化的能力,从而促使癌症的发生。
癌症的发生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我们不可能去改造我们的基因,但是我们可以改善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因此,我们应该积极采取有效的措施,治理环境污染,减少各种有害环境因素,坚持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同时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这是防治癌症的首要任务和根本途径。
相关推荐
为你推荐
科普文章
短视频
科普文章
短视频
热门问题
专家答疑
生活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