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下肢深静脉血栓的疗效分析

发布时间:2018-06-0661396次浏览

近年来, 以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效果较好, 一些传统的活血化瘀的传统中药中的有效成分被逐步明确和纯化,在DVT的治疗中日益受到重视。1957年水蛭素被成功分离纯化,是由65个氨基酸组成的多肽,分子质量约为7 ku,1986年开始应用大肠杆菌生产重组水蛭素。

水蛭素能以等摩尔比与血栓内凝血酶形成非共价键并紧密结合形成稳定的复合物,在低浓度下即有抑制凝血酶活性的作用,故水蛭素是高效且特异的凝血酶直接抑制剂;水蛭素亦具有类似肝素样作用,但与肝素不同,它不需抗凝血酶Ⅲ作为辅助因子,不被肝素蛋白灭活。在美国胸科医师学会循证医学临床实践指南(ACCP)关于抗栓治疗中,水蛭素是唯一的推荐的中药制剂,在DVT治疗中继发肝素诱导的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或弥散性毛细血管内凝血的治疗中,具有独到的优势和安全性。国内关于水蛭素联合尿激酶在急性LDVT中应用的报道较少,而且多为小样本的病例观察且非前瞻性的对比研究。我们本次临床研究发现,在LMWH和尿激酶的基础上,加用水蛭素后,患肢的肿胀消退速度明显加快,而且血清D-二聚体的水平下降速度明显快于对照组;尽管研究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无统计学差异,但是研究组的总显效率明显提高。可能是由于水蛭素抑制了活化凝血酶上纤维蛋白的结合位点,阻断了活化凝血酶对可溶性的纤维蛋白原的裂解,从而阻止血栓的进一步蔓延;同时,由于水蛭素可促使血栓内凝血酶失活和阻断血小板的活化,故能阻止新鲜疏松血栓进一步硬化,从而有利于尿激酶对血栓的溶解作用。

血清FBG是血栓的前体物质,尿激酶可裂解血栓内纤维蛋白,亦可消耗血清中可溶性纤维蛋白即血清FBG而导致可能的出血。本研究发现,研究组血清FBG水平在溶栓前后无明显变化,而对照组血清FBG于溶栓后期有所下降。这是一个很有趣的现象,在两组患者同样剂量应用尿激酶后,研究组加用水蛭素后,在增加了血栓消散和症状改善程度的同时,却避免了血清FBG明显下降;同时,溶栓期间两组的出血并发症无统计学差异,这说明水蛭素可促使尿激酶尽可能地作用于血栓内纤维蛋白,对尿激酶引致的血清FBG下降有“保护”作用,能减少由于尿激酶过度消耗血清FBG。也就是说,尿激酶和水蛭素联用,可更加靶向治疗LDVT,降低出血风险。

总之,水蛭素在急性LDVT的溶栓治疗中有良好的辅助溶栓作用,合理剂量下不增加出血风险,值得临床应用于急性LDVT,关于水蛭素治疗LDVT的最佳有效剂量、应用频次以及疗效判定标准需要更大宗的病例以进一步研究。

相关推荐

下肢肿涨痛是什么原因
下肢肿涨痛可能是创伤所致,骨关节炎、痛风性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等炎症性疾病引起,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长时间站立等原因导致。1、创伤所致的下肢软组织损伤、韧带损伤、半月板损伤、骨折及脱位等,会出现受伤部位的软组织淤血、肿胀、疼痛,骨擦感,反常活动等等,这种肿胀痛多比较明显,需抬高患肢、局部24小时内冷敷、予以消肿止痛药物治疗。2、骨关节炎、痛风性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等炎症性疾病引起的下肢肿痛不适,需针对原发性进行治疗,解除致病因素后肿痛症状会有所缓解。3、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造成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高危因素有下肢骨折、长期卧床等。患者常见的症状是下肢肿胀、疼痛、发绀等。血管彩超或者下肢静脉造影检查可以较为准确的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如果确诊下肢深静脉血栓,需使用弹力袜或者气囊治疗等预防深静脉血栓加重,必要时可以考虑溶栓治疗或介入取栓术治疗。4、长时间站立工作或负重、运动过久导致静脉回流障碍所致,休息及抬高患肢后症状可缓解。
语音时长 01:32

2019-12-26

55234次收听

02:29
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原因
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原因有液瘀滞状态,血液的高凝状态以及静脉壁损伤。一、血液瘀滞是造成下肢静脉血栓的主要因素,久病卧床、外伤、骨折、较大的手术、妊娠、分娩和长时间久坐以及下蹲,都是造成血液缓慢流动、瘀滞的原因,促发下肢静脉血栓的形成。二、血液的高凝是由于创伤、手术、大面积烧伤、妊娠、分娩等,容易造成血小板增高,黏附性增强,最终促发血栓形成。三、静脉壁受到损伤之后,受到某些因素影响,比如机械性、化学性以及感染性刺激,都会引起血管壁损伤,造成下肢静脉血栓的形成。
02:29
下肢深静脉血栓如何检查
肢深静脉血栓有实验室检查和超声科检查。血浆的D-二聚体检查是指血液中D-二聚体大于500ug/L,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可以用于急性的VET筛查。血管超声检查,血管的多普勒超声检查是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首选方法,灵敏度和准确度均较高,适用于对患者的筛查和监测,血管超声检查之前,需要按照DVT诊断的临床特征评分,将患者分为中、高、低度三种,并进一步加以证实。患者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不能仅从临床表现判断,还需要做相应检查进行证实。
02:57
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康复治疗
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康复治疗有体位治疗,压力治疗,运动治疗,还有手法治疗,物理因子治疗,危险因素控制以及健康教育。一、进入慢性期之后,患者应该常常保持直立姿势,包括坐位也要直立。二、通常使用弹力袜或者间歇的气压治疗。三、手法治疗可以采用从远端到近端的向心性按摩。四、主要起消炎止痛和促进侧支循环的作用。五、患者要长期卧床,避免血容量降低,避免引起腹压增高的动作。六、患者要戒烟,足量饮水,避免高胆固醇饮食,坚持适度主动和被动的肢体活动,坚持功能锻炼。
02:08
下肢深静脉血栓能治好吗
患者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之后,一般情况下预后效果好。特别是早期的急性期或亚急性期的深静脉血栓,通过一些积极的手段,包括抗凝治疗、溶栓治疗,甚至手术治疗,都能够有效治疗血栓。同时考虑到患者深静脉形成血栓的预后情况,同时会给予患者一些干预性措施,包括在静脉上放滤网,可以防止栓塞脱落形成肺栓塞。长期的药物保守治疗,能够防止血栓再形成或再复发。如果患者已经出现肺栓塞、股青肿或者股白肿等问题,预后较差,患者后期会出现比较严重的症状,生活质量也会明显下降。
什么是下肢深静脉血栓
下肢静脉血栓是血液在深静脉内不正常凝结,引起的静脉回流障碍性疾病。这种病多发生在下肢。比如高凝状态、血液瘀滞状态、静脉损伤,都会引起血栓脱落,容易引起肺栓塞,又称为PE。下肢深静脉血栓和肺栓塞两者结合在一起,称为静脉血栓栓塞症,目前临床上又称为VET。由于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部位、范围以及程度不同,所表现出的临床表现也不同。1、出现下肢静脉血栓之后,而表现出突然的下肢肿胀。特别是单侧下肢肿胀,非常有诊断意义。2、因为下肢静脉血栓引起血液回流障碍,所以引起疼痛。3、为血液回流障碍引起浅静脉曲张,容易导致皮炎、色素的沉着和瘀滞性溃疡等。如果不及时做治疗,会严重影响生活质量,更严重的情况下会导致死亡。
语音时长 01:37

2019-11-27

53517次收听

下肢深静脉血栓可以溶吗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之后可以溶栓。溶栓主要包括两种,一种是系统性溶栓,另外一种是导管接触性溶栓,使用的药物包括尿激酶等。系统性溶栓,是一种经静脉的全身性溶栓。通过浅静脉进行全身给药,使药物随着血液循环在体内均匀分布,达到溶栓的目的。介入溶栓多指保留导管的一种接触性溶栓,又称为CDT。经近端深静脉置管逆行插入到肢体远端深静脉,先利用导丝和导管对血管腔内的物理性开放部分解除流出道梗阻,再通过置入溶栓导管,使药物和血栓直接接触,将急性期疏松新鲜的血栓溶解,最终使静脉能够恢复通畅。当然有学者认为导管溶栓治疗髂股静脉血栓,比单纯抗凝的治疗效果好,可以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预后。
语音时长 02:10

2019-11-27

52393次收听

下肢深静脉血栓多长时间能好
如果患者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对于简单因素,比如手术或者静止导致的深静脉血栓,一般抗凝治疗的持续时间需要三个月。对于特发性的静脉血栓,建议抗凝时间需要持续六到十二个月。对于恶性肿瘤患者,使用低分子肝素或者华法林,一般情况下用药时间是三到六个月。对于首次发作的深静脉血栓,但是具有抗磷脂抗体,或者包括两项以上的血栓形成危险因素,建议抗凝的时间需要更长一点,一般大于十二个月。对于有两次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病人,或者是反复形成深静脉血栓的病人,治疗期甚至会大于十二个月。大于等于两次的病人,建议给予终身的抗凝治疗。为防止患者疾病复发,也为患者的预后和生活质量,建议还是给予长期治疗。
语音时长 01:19

2019-11-27

54872次收听

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有哪些
患者出现深静脉血栓之后,需要积极预防。特别是对于有高危因素的患者,需要采取综合的预防措施。第一,手术患者,术前或者术后都必须采用抗凝药物,进行预防。术中操作的时候,在临近四肢或者盆腔静脉周围,操作都应该轻巧,避免血管内膜的机械性损伤。因为血管内膜损伤容易形成血管壁的血栓。第二,避免术后在小腿下垫硬物,容易影响小腿的深静脉回流。第三,鼓励病人,足和趾经常做一些主动运动,还要嘱咐患者多做深呼吸、咳嗽运动,尽可能早期下床,防止长期卧床。因为长期卧床也是形成深静脉血栓的高危因素。必要的时候,一般会让患者下肢穿医用的弹力袜。特别是对于老年人、癌症患者、心脏病患者,在进行胸腔、腹腔或者盆腔大手术之后的患者,以及骨折病人、孕产妇,都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积极预防。
语音时长 01:39

2019-11-27

59307次收听

下肢深静脉血栓能治愈吗
下肢深静脉血栓是可以通过非手术手段进行治疗的,但是严重情况下有可能会进行手术治疗直接手术取出血栓,但是一般情况下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可以通过理疗康健等方式进行血液循环的促进作用以及加强肌肉锻炼等,促进下肢肌肉的力量增强以及回复活动能力,可以有效的缓解和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
02:18
下肢深静脉血栓怎么治
目前对于下肢深静脉血栓主要以抗凝为主。如果病人出现腿部的肿胀、疼痛或局部浅静脉怒张,可以通过超声判断排除深静脉血栓的可能,一旦确诊,应立刻给予抗凝治疗,且贯穿始终。除抗凝治疗外还有溶栓治疗、手术吸栓等治疗方法。
血栓性疾病的介入综合治疗的进展
随着介入放射学的发展,利用介入技术对深静脉血栓进行治疗越来越引起医界人士的广泛关注,多学科研讨,科研攻关和临床诊断、治疗已逐步开展,静脉溶栓→介入治疗→碎栓消融治疗等新方法和新技术不断涌现,使深静脉血栓——肺栓塞的治疗水平不断提高。就方法学而言,综合性介入技术已成为治疗深静脉血栓的最有效疗法。
孕期及产后怎样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事实证明,下肢静脉疾病与妊娠和产后有密切关系。妊娠期间子宫逐渐增大,增大的子宫会压迫下腔静脉和髂静脉,从子宫发育到能压迫下腔静脉和髂静脉开始,一直到分娩约持续4~5个月,子宫对下腔静脉和髂静脉的持续压迫,使下肢静脉血回流不畅,导致下肢静脉压力持续增高。另外,在正常情况下,左髂总静脉就处在右髂总动脉和腰椎或骶骨间的夹缝中,容易受压而闭塞。
布加氏综合症诊治
布加氏综合症(inferiorvenacavasyndrome简称IVCS)是由于下腔静脉受邻近病变侵犯、压迫或腔内血栓形成等原因引起的下腔静脉部分或完全性阻塞,下腔静脉血液回流因之障碍而出现的一系列临床征侯群。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易感人群
⑴40岁以上特别是老年人容易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因为随着年龄的增长,血管壁的老化也日渐严重,老化的血管内膜粗糙不平,容易导致血小板附着在粗糙的内膜表面,释放出凝血物质,继而使红细胞聚集形成血栓。另外,老年人的血液粘稠度也较中青年人高,再加上老年人活动量减少,血液流速降低,也促成了血栓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