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名医视频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慢性支气管炎怎样预防

发布时间:2020-02-2450737次播放

视频内容:

慢性支气管炎的预防要从病因入收。慢性支气管炎的发病是一个多因素的结果,常见的环境因素,比如吸烟、烟雾、有害气体地吸入、空气污染等。另一方面就是呼吸道的感染。常见的例如病毒、支原体、细菌,这些病原微生物的感染,都会引起慢性支气管炎的急性发作。
针对病因预防慢性支气管炎,首先应该从自身和身边亲友戒烟开始。其次,改善生活方式,如果家庭中仍然食用生物燃料、煤油、煤炭、柴火等物品,应及时调整。
总之,改善生活环境及不良习惯,是预防慢性支气管炎的主要方法。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用微信“扫一扫”图中二维码,

即可把视频分享给您的微信好友或朋友圈。

相关推荐

01:44
吐得痰有白色泡沫是怎么回事
白色泡沫样痰多见于慢性支气管炎的患者。由于支气管的慢性炎症导致支气管粘液腺泡明显增多,腺管扩张,杯状细胞也明显增多,增生的腺体分泌机能亢进,粘液分泌量增多,因此每日痰量增多。痰的主要来源是气管,支气管腺体和杯状细胞的分泌物。正常情况下,呼吸道的腺体不断有小量分泌物排出,形成一层薄的粘液层,保持呼吸道的湿润,并能吸附吸入的尘埃,细菌等微生物,借助柱状上皮纤毛的摆动,将其排向喉头,随咳嗽咳出,或被咽下,所以一般不会感觉有痰。咳痰是人体受到多种刺激后呼吸道生理防御的结果,是多种呼吸系统疾病的常见临床表现。当气管、支气管分泌物产量增加或性质改变时,即可刺激感受器引起咳嗽将其排出。
哮喘和慢性支气管炎的区别
哮喘和慢性支气管炎的区别:1、发病年龄有所不同,哮喘多数情况下都是在青少年时期发病。而慢性支气管炎的发病年龄一般比较晚,多数都是中老年人发病,主要是和身体免疫力低下有关。2、病因不同,哮喘有一定的遗传性,而且有家族聚集倾向,而且哮喘多为过敏所致,多在接触病原后发病。而慢性支气管炎没有遗传性,不存在过敏反应,主要是和长期接触烟、灰、粉尘、以及反复的上呼吸道感染相关。3、两者临床症状不同,哮喘在发作时主要是会出现呼吸困难,但没有发作时无症状。而慢性支气管炎是一种长期慢性疾病,病情会反反复复,经常出现咳嗽、咳痰症状,在稳定期时虽然症状不明显,但也会有咳嗽、咳痰出现。
语音时长 01:21

2020-12-23

97341次收听

慢性支气管炎怎样引起的
慢性支气管炎是因为感染或者非感染因素引起气管粘膜的炎症变化,导致黏液分泌过多。常见的致病因素有四项,吸烟、感染因素、职业接触粉尘因素、空气污染。本病发生于支气管粘膜及其周围组织,受凉或吸入刺激性气体会减弱上呼吸道的生理性防御机能,早期的症状比较轻微,多发于冬春季节,晚期炎症加重,容易出现阻塞性肺气肿,支气管肺炎,支气管扩张等并发症。临床治疗主要以抗感染、镇咳、祛痰、平喘为主。比较常用的药物为青霉素类或头孢菌素类的抗生素,安溴索、安宁派肠溶软胶囊、乙酰半胱氨酸泡腾片等祛痰药,或者是苏黄止咳胶囊等止咳药物,出现喘息症状的,可以吸入支气管舒张剂或应用茶碱类的药物,如氨茶碱等。日常生活中要勤加锻炼,增强免疫力,预防本病的发生。
语音时长 01:33

2020-12-23

86252次收听

慢性支气管炎做什么检查
慢性支气管炎需要做常规体格检查:如果是慢支急性发作期,可以在背部或者肺底听到干、湿性啰音。血常规、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的检查:如果出现白细胞总和、中性粒细胞计数增高,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升高则证明存在细菌感染,需要应用抗生素治疗胸部x线或胸部ct检查:主要用于了解肺部组织病变的情况,本病可出现双肺纹理增粗紊乱或斑点状阴影,双下肺比较明显。影像学检查的目的也是为了排除肺部的其他疾病。肺功能检查:判断呼吸功能是否异常,如果(FEV1/FVC)
语音时长 01:42

2020-12-23

74084次收听

慢性支气管炎如何康复
慢性支气管炎康复治疗可通过呼吸运动、体育活动等方式改善肺部功能,延缓病情发展。
慢性支气管炎是什么
慢性支气管炎是气管支气管黏膜及其周围组织非特异性炎症,临床上是以咳嗽、咳痰或伴有喘息及反复发作为特征疾病。病情若缓慢进展,常并发阻塞性肺气肿、肺源性心脏病、肺动脉高压等,一般是以老年人为多见。慢性支气管炎症状主要是慢性咳嗽、咳痰、喘息。开始的时候症状一般比较轻。比如是吸烟、接触有害气体、过度劳累、感冒受凉或者气候变化等引起急性反复急性发作或加重,或者是由上呼吸道感染,迁延不愈,演变发展,成为慢支。大多缓慢起病,病程较长。一般是秋冬季节加重,到了夏季,天气暖和时,一般可自然缓解。
语音时长 01:13

2020-03-17

58812次收听

慢性支气管炎吃什么食疗
生活中如果饮食方法不正确或者长时间抽烟喝酒,对支气管造成的伤害是比较大的,容易引发慢性支气管炎。这个时候应该多吃川贝、橙皮、喝一些可以消痰利气茶,这样都可以达到很好的缓解作用,让疾病恢复速度变得更快。
慢性支气管炎怎么会治好
慢性支气管炎的治疗方法,倘若处于疾病的急性发作期,建议患者需要对症治疗,比如借助抗生素来进行杀菌;借助氨茶碱来进行平喘;接触盐酸氨臭索来进行缓解咳嗽等等;倘若属于疾病的缓解期,那么就要戒烟以及改善自己的生活方式。
慢性支气管炎的治疗有什么
慢性支气管炎的治疗,可以这样说,慢性支气管炎是不能治愈的,那我们只能选择适当的治疗方案,延缓病程的进展,减少疾病对身体的损害。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对支气管炎的治疗,第一,首先要去除这种加重的各种诱因,像有些吸烟的患者,我们一定要有建议患者把烟戒了,因为这种损伤是不停的在加重的,在延续的,还有一些可能是工作中的粉尘的接触。这时候我们要建议患者做好,劳动的保护,比如口罩这种的,尽量避免粉尘过多的吸入,其余的比如冷空气,冬天的时候家里很热,一出门遇到冷空气,气道黏膜就有一个急性的这种受凉以后的痉挛,收缩,特别是冬天比较干,有些干裂,局部粘膜,这种受损以后防御下降,可能出现气道的这种炎症的加重,所以冬天的时候也建议大家带一个口罩,做好保暖工作,这是我们的防治。治疗方面,我们也分一下,有一个急性加重期,和平时的稳定期的治疗,急性加重期无异于是感染了又加重,那我们要针对于感染加重,选择适当的治疗,如果是病毒性的感染,可能用一些中药,让金花清感,莲花清瘟这些都可以抗病毒治疗,如果比较重的可能还会用到奥司他韦,如果是细菌性感染,我们选择抗生素了,常见的头孢,左氧,和大环内酯类的都可以选择。稳定期的治疗,我们主要是一个解痉排痰的治疗,像茶碱类的,还有一些加一些排痰药,桉柠蒎,然后乙酰半胱氨酸,这种抗氧化的,还有一些氨溴索都可以选择。
语音时长 02:14

2020-02-25

61703次收听

03:08
慢性支气管炎如何用药
慢性支气管炎的用药治疗,首先从抗感染入手,常用的抗生素,包括大环内酯类,比如说红霉素或者阿奇霉素,又比如说喹诺酮类,例如左氧氟沙星和莫西沙星。另外β内酰胺类的药物,比如头孢菌素、青霉素类的药物也是可以的。其次从止咳化痰入手,比如复方鲜竹沥口服液、桉柠蒎胶囊、复方甲氧那明胶囊等等。另外有些患者还会出现呼吸困难的症状,这时采用平喘的药物,如氨茶碱,同时我们也可以做一些雾化吸入的治疗,采取一些像β受体激动剂等等。用药治疗一定要在医生的建议和指导下进行,不能自行用药。
慢性支气管炎吃什么保健品
对于慢性支气管炎来说,可以吃一些含有甘草枇杷等中药成分的保健品这些中草药成分都是对于病情有帮助的,但是需要注意的是保健品并没有药效,它并不需要不能够代替药来治疗患者的疾病,所以应该在进行治疗的同时,辅佐吃一些保健品来加快自己身体的恢复。
02:12
慢性支气管炎会传染吗
慢性支气管炎是否会传染,取决于下气道是不是有一定的病原菌的定植,或者有病原菌的感染。如果是急性期,还有咳嗽,咳痰,黄痰这些症状,肯定是有一些传染性的。但是在稳定期,下气道也会有一些定植菌,但是细菌量不是特别大,虽然有一定的传染性,但是飞沫里面含菌量很低,正常人群都有一定的免疫力,这时候被感染的可能性不大。所以,如果在急性发作期,慢性支气管炎传染性可能比较高一些,因为患者呼吸道里的排痰量比较多,含菌量比较多,如果在稳定期,虽然有一部分患者有一定的细菌携带,但是传染性也不是特别强。
02:01
慢性支气管炎食疗方法
慢性支气管炎主要是因为长期吸烟导致的气道慢性炎症。慢性支气管炎最重要的治疗并不是食疗,非常重要的是戒烟,在戒烟的同时给予一些饮食指导,像平时吃得清淡一些,不要吃辛辣食物,对于中医来讲,可以用一些梨做炖汤、炖梨水。梨富含非常多的丰富的维生素,建议最好是生吃梨或者把梨榨成梨汁,可能对呼吸道的感染有更好的效果。但是不管是梨还是其他水果,要注意老年人,因为慢性支气管炎经常是一些老年人,注意有没有糖尿病的情况,如果有糖尿病,梨的治疗就处于次要,主要还是戒烟治疗。
02:01
慢性支气管炎会传染吗
慢性支气管炎是一种慢性气道疾病,主要症状是咳嗽、咳痰,部分患者伴有喘息、气短、呼吸困难等症状。每年持续三个月甚至更长时间,咳嗽、咯痰,持续两年以上,就诊断为慢性支气管炎。慢性支气管炎不是传染病,但病人痰液带细菌或病毒,也会污染空气,如抵抗力低的人在它周围的话,吸入带有细菌或病毒的空气的,也会感染,产生咳嗽、咯痰这样的症状,但不能因此认为慢性支气管炎是有传染性的。中医来讲,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就是人身体抵抗力下降时容易得各种各样的疾病,抵抗力正常时不易被别人传染也不易得病。总的来说慢性支气管炎就是一种慢性气道疾病,它不是传染病,也不会传染。
慢性支气管炎的症状有哪些
患者出现慢性支气管炎的时候,最主要的症状就是出现咳嗽、咳痰及喘息等现象。在急性的时候就是咳嗽、咳痰及喘息等症状,但是有突然加重现象,而急性加重最主要原因就是出现呼吸道感染,涉及的病原体大多是病毒、细菌、支原体及衣原体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