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春季里常见的那些儿童传染病

发布时间:2018-04-1265111次浏览

春季是冷暖空气频繁交汇的时期,由于孩子的抵抗力差,在忽冷忽热的天气下非常容易生病,家长们学着认识这些疾病,并掌握必备基本常识,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降低发病率和减少并发症

流行性感冒:多喝水、多休息

病征:从感染病毒到发生症状,潜伏期可以是数小时~2天。绝大多数患儿发病突然,先是出现发冷、寒颤等症状,随后发烧,体温升高至摄氏39℃以上,持续3~5天,并伴有头痛、全身酸痛、疲倦、咽干、咽痛、咳嗽、咳痰、流鼻涕等上呼吸道疾病症状。

治疗:在治疗上无特效抗病毒药物,主要以缓解症状为主。例如初起流鼻涕、打喷嚏症状较重时,可以吃些治感冒的药;咳嗽、咳痰等症状较重时,可选用祛痰和止咳药物;出现高烧,可吃些退热药。

居家护理:

•注意多补充水分、多休息;饮食注意营养均衡、易消化,发病前期以清淡为主,通常可在一周内痊愈。

•若发现孩子高热持续不退或退热后体温又上升,同时出现咳嗽、喘息、面色发白或青紫时,就有并发喉炎、气管支气管炎和肺炎的可能,要立即就医。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时常通风

病征:简称“流脑”。具有较强的传染性,6岁以下患病率尤高。流脑季节性明显,2~4月是发病高潮。潜伏期多为2~3天,最长可达1周。其特点是起病急,突然发热,出现剧烈头痛、恶心呕吐、皮肤瘀点及抽搐、颈部僵硬等异常症状。严重的可在数天内死亡,或留下脑性瘫痪、脑积水等后遗症。

治疗:脑膜炎双球菌对磺胺类与青霉素类抗生素相当敏感。经过抗感染和对症治疗,可在1周后逐渐痊愈。

居家护理:

•饮食宜给予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食物,如面条、米汤等,要保证充足的水分,尤其是服用磺胺药物的孩子更要多饮水。

•要时常通风,保证房间内空气新鲜。

猩红热:卧床休息最重要

病征:此病是高发于冬末春初的急性发疹性传染病,任何年龄段均可发病,而以2~10岁幼儿为最高。

(1)轻型:发热不高,有咽炎,出疹期短,皮疹少而稀,往往未引起注意而自愈,常在出现皮疹脱屑或并发肾炎后才知道患了猩红热;

(2)中毒型:病势发展迅速,突然高热,全身中毒症状明显,常有惊厥、昏迷、呕吐、烦躁不安,有时可迅速出现休克。皮疹很快遍及全身,且常有出血点。

(3)脓毒型:较中毒型症状更重,患儿有高热、烦躁不安,咽峡炎加重等症状,但此类患儿现已极少见。

治疗:患儿要卧床休息,并注重加强饮食营养及时补充水分,症状严重的儿童可输液,青霉素是治疗猩红热的首选药物。

居家护理:

•居室应注意阳光充足和空气新鲜,保持安静。

•生病的儿童最好卧床休息,进食流质软食,多喝水。

•注意口腔卫生,每次饭后漱口。

•出疹期间,要加强皮肤护理,如给孩子剪指甲,以防孩子不慎抓破皮肤,造成皮肤感染,可涂抹药水来止痒。

麻疹:警惕肺炎等并发症

病征:是由麻疹病毒经呼吸道传染的急性出疹性呼吸道传染病,好发于冬、春季节。起病初期症状似感冒,有发热,体温可达40℃,有流涕、咳嗽、结膜充血、畏光等症状。起病2~3天后,口腔两侧颊部的粘膜上可出现小白点,周围有红晕,4~5日后开始出疹,皮疹先见于耳后,逐渐由发际、前额发展到颜面、胸背、四肢、手足心。出疹3~4天后,皮疹开始消退,整个病程约10天左右。一旦麻疹治愈,可获终身免疫。

治疗:无并发症的麻疹患儿不必住院治疗,但因患儿在出疹的5天内传染力很强,必须严格隔离。若患儿高烧不退,咳嗽加重,呼吸急促,有可能并发了肺炎,如果在出疹过程中患儿声音嘶哑,喝水即呛咳,这是并发喉炎的前兆,这些并发症都要及时就医。

居家护理: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注意给患儿保暖。

•在发热出疹期间,多喝水,这样可以使皮疹易于发透,又利于体内毒素的清除。

•给予易消化又营养丰富的食物,特别要注意维生素A的补充。

•发热有助于皮疹透发,所以出疹期高热不退可用小量的退热药,但体温不要降得太低,维持在38℃左右。

•在恢复期除少吃油腻的食品外,无需忌口,每天可用温开水将毛巾浸湿擦净鼻和眼睛。

流行性腮腺炎:少吃酸性食物

病征:俗称“痄腮”,由腮腺炎病毒引起,多发于冬春季节。此病主要是由飞沫传播,接触了患者使用的食物、餐具、玩具等也可发病,儿童患病一次后通常可获得终身免疫。感染流行性腮腺炎后,首先出现发热、浑身酸痛、流涕、咽部红肿等症状,1~2天后腮腺肿胀,一般一侧腮腺肿痛1~2日后另一侧肿。腮腺肿胀以耳垂为中心,耳下明显,肿胀处不红、发亮,张口、触压时疼痛。发热在3~5日后可退去,腮腺肿胀约1~2周后消退。

治疗:无并发症的儿童无需就医,只需在家中隔离护理,到腮腺肿大完全消退为止。若发现孩子高热不退、呕吐频繁、头痛、精神痿糜、嗜睡,要警惕并发脑膜脑炎,需及时送医院诊治。

居家护理:

•宜卧床休息,给予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多饮水。

•不要给儿童吃酸性食物,因为酸性食物可加重疼痛。

•用冷毛巾挤干水后轻轻地贴在肿胀的部位,可减轻疼痛和肿胀。

百日咳:慎服止咳药

病征:传染性极强,而且时间长。发病期有阵发性痉挛性咳嗽,咳嗽后伴有深长的鸡鸣呼吸声(又称为鸡鸣尾声)或伴有呕吐。病愈后可获终身免疫。

治疗:在初咳期可用抗生素治疗,减轻症状,但在痉挛性咳嗽期则抗生素并不能缩短病程。

居家护理:

•居室要安静,空气新鲜,阳光充足,避免受凉。

•少吃多餐,选择易于消化吸收。

•儿童的衣服被子要常洗常换,必要时用紫外线消毒空气。

•不要随便给孩子服用止咳药,不祛痰而强行止咳是很危险的。

风疹:留心观察及时就医

病征:多因与患儿直接接触传染所致。患儿被传染后,经过10-21天才发病,开始有咳嗽、流鼻涕、发热等症状,体温一般在38-39℃之间,在发热的当天或第二天出现疹子。疹色往往在1天内,从面部开始很快布满全身,四肢较少。一般待疹子出齐就退热。疹子数没有明显脱屑,也不留色素沉着,通常体温不高,患儿精神较好。风疹发病较轻,全病程2-3天。得过风疹可持久免疫。

治疗:无需特殊治疗,在体温较高时需要卧床休息及多喝水。少数患者可并发中耳炎、咽炎、支气管炎、肺炎、扁桃体炎、关节炎或心肌炎、脑炎及肝炎等,需及时送医。

居家护理:

•可吃稀饭或半流质饮食。

•如咽痛,可用温热盐水漱口,发高热而伴有头痛者可服解热剂。

相关推荐

洪涝灾害后如何预防血吸虫病
洪涝灾害发生后应注意避免接触疫水,做好个人防护,注意饮水安全,并在医生指导下合理用药,预防血吸虫病出现;脱离疫水一个月时还应进行血吸虫病专项检查,对疾病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洪涝灾害后容易出现的疾病
洪涝灾害后易出现痢疾、伤寒、霍乱等肠道传染病,感冒、麻疹、百日咳、肺结核等呼吸道传染病,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性血吸虫病、登革热等虫媒传染病,流行性出血性结膜炎、皮炎等接触性传染病。
传染病的危害有哪些
传染病属于一种总称,根据性质不同会有不同的危害,但是也有一些共同性危害。传染病共同的危害主要体现于儿童人群若是儿童患有传染病,可一危害到患儿健康,导致患儿生长发育滞后。而不同的传染病,其危害性也会有所不同。比如甲型H1N1,流感与流脑,虽然都属于传染性疾病,但是危害性完全不一样。
正确认识传染病
传染病是由细菌、病毒等病原体感染引起的,具有传染性、流行性和感染后免疫性的一类疾病。各种传染病都有其特异的病原体,如病毒性肝炎的病原体是肝炎病毒,细菌性痢疾(菌痢)的病原体是痢疾杆菌等。
由病毒引起的疾病
许多由病毒或细菌引起的急、慢性传染病,如流脑、乙脑、麻疹、百日咳、猩红热、风疹、水痘、带状疱疹等均可损害中耳、内耳及其传入路径而致聋。虽然目前很多急性传染病已基本得到控制,但在防治上仍不容忽视。能引起耳聋的急、慢性传染病有以下几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