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浅谈血常规正常值在血液内科教学中的意义

发布时间:2018-07-0958705次浏览

在血液内科实习中,不少医学生感觉血液病太抽象,进入血液科就如坠五里烟云,加之血液科实习时间短,往往时间一晃而过。

血液病最常见的症状主要是疾病影响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三系细胞后引起贫血、感染和出血,单从症状进行鉴别诊断较困难,故血液病的诊断较之其它内科专业更依赖实验室。。在诸多实验室检查中,血常规是血液科的人门检查,更是各种血液病的窗口,是血液病的诊断和疗效判定的重要依据。

熟记血常规的正常值并了解其临床意义非常重要。

 一、红细胞系统检查:

(一)血红蛋白(Hb):

正常值:男性为12-16 g/L,女性为11-15g/L。血红蛋白低于此值即为贫血,患者会出现头晕、乏力、失眠多梦等症状。贫血的种类有缺铁性贫血、巨幼细胞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等,须结合临床表现和其它辅助检查综合诊断。

血红蛋白过高也并非好征兆,当多次检查Hb在男性高于18 g/L,女性高于17g/L,在排除慢性缺氧、肿瘤等引起的红细胞增多症后,须考虑真性红细胞增多症(PE)的诊断。该病可合并脑血栓、高血压,常将病人误诊为脑梗塞而收入神经内科病房。但患者结膜充血、口唇和颜面、手掌绛红等特征表现有利于与脑血管病鉴别诊断。

(二)红细胞平均体积(MCV):

正常值:80-100fL。贫血患者若MCV低于或高于此值须考虑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最常见的疾病为缺铁性贫血)或巨幼细胞性贫血的诊断。

缺铁性贫血和巨幼细胞性贫血是血液科最常见的良性贫血,经规律治疗贫血可在2-3周纠正。诊断时须注意其特殊发病人群,如缺铁性贫血常见于胃炎、消化性溃疡、痔疮、子宫肌瘤或慢性失血病人,也见于生长旺盛期儿童或孕妇;巨幼细胞性贫血见于偏食者(进食蔬菜或肉蛋过少)或儿童、孕妇。这两类贫血若发生于老年患者,须收入院详细检查排除恶性肿瘤的病因。查出病因后,须对这两类贫血进行病因治疗。否则,贫血易复发。

(三)网织红细胞百分比(RET%):

正常值:0.5-1.5%。若患者RET增高合并贫血、黄疸,特别是间接胆红素增高须警惕溶血性贫血的存在,需行进一步的骨穿、酸溶血试验、抗人免疫球蛋白试验等检查以进一步明确是否有溶血性贫血的存在,其种类为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或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若患者RET降低合并全血细胞减少,临床查体肝脾淋巴结无肿大,需行骨穿、染色体、干细胞培养等检查,以确诊是否符合再生障碍性贫血的诊断。

 二、白细胞数及百分比:

白细胞正常值:4.0-10.0×109/L,其中中性粒细胞占50-70%,淋巴细胞20-40%,中值细胞10%左右。

当白细胞数低于4.0×109/L,称为白细胞减少症;当白细胞数低于0.5×109/L, 称为粒细胞缺乏症。患者感乏力,且易发生感染。正常人发生上呼吸道病毒感染时,也易合并白细胞减少。

当白细胞数增高,且中性粒细胞比例大于70%,患者有发热等症状,需考虑细菌感染的诊断。此时的白细胞数增高为机体对病原微生物感染的代偿机制,而骨髓干细胞功能正常,可以发生类白血病反应,但白细胞数一般不超过50×109/L,主要是中性粒细胞增高为主。感染严重时,可发生核左移,外周血出现少量的杆状核粒细胞或晚幼粒细胞,与白血病不同。

当白细胞数增高(少数正常或降低),分类中中值细胞高于正常,需行白细胞人工分类。若发现原始细胞或早期幼稚细胞百分比增高,需警惕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MDS)或急性白血病的诊断,幼稚细胞百分比超过20%,结合急性病程、发热、贫血、出血、肝脾淋巴结肿大的表现、骨髓染色体和免疫分型的检查以明确急性白血病。

当白细胞数增高,分类中中幼粒细胞和晚幼粒细胞增高为主,患者一般情况好,脾大明显,需注意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诊断;若当白细胞数增高,分类中成熟淋巴细胞比例大于50%,患者一般情况好,淋巴结肿大,脾大明显,需注意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诊断。

 二、血小板:

正常值:100-400×109/L。低于100×109/L,称为血小板减少症。当血小板低于20×109/L时,患者易出现内脏出血,应卧床休息,急诊室留观或收住院诊治。排除药物、病毒感染等继发因素、白血病、早期再生障碍性贫血的诊断外,若单纯血小板减少,血红蛋白、白细胞数正常,最常见的疾病为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诊断,应结合骨髓和血小板抗体等检查明确诊断。

当血小板高于400×109/L,称为血小板增多症。血小板高于800-1000×109/L时,需考虑特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的诊断。但要常规排除炎症、缺铁、肿瘤等继发因素。

因此,血常规正常值非常重要,高于或低于正常值均会导致不同的血液病。对医学生来说,熟记这些正常值并了解其临床意义可扩大视野,减少疾病的漏诊和误诊,逐步积累临床经验。

相关推荐

血红蛋白由哪些组成
血红蛋白是红细胞内重要的蛋白质,在人体中主要的功能是发挥携氧的功能,还有储备铁的功能。血红蛋白作为一种蛋白质,是由α、β两类的肽链组成,也就是两个α链、两个β链组成的一个大分子的多肽类东西。血红蛋白的主要生理功能是携氧,特点是容易和氧结合,也容易与氧分离。在肺泡里面,血红蛋白和氧结合,完成气体的交换,使一个乏氧的红细胞变为一个携氧的红细胞,通过血流转运到组织中。在组织中这时候血红蛋白非常容易和氧脱离,把氧释放给组织细胞,完成组织细胞的新陈代谢。其次,血红蛋白还是一个含铁的蛋白,可以和铁结合,也是体内铁的重要储备蛋白质。
语音时长 00:51

2021-12-30

68105次收听

血常规如何看细菌感染
临床上不是所有的细菌感染都会引起血常规的变化,也就是很多的病人虽然出现了感染,但是血常规可能不会有显著的改变。但是一般从规律上来说,出现了细菌的感染,往往可以看到血常规白细胞计数的升高、中性粒细胞比值的升高,这个是细菌感染最常引起血常规的变化。因为这些改变在很多血液系统疾病和非血液系统疾病中都能见到。比如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就常见白细胞计数的升高、中性粒细胞比值的升高。在一些风湿免疫系统的疾病或者使用一些药物,比如糖皮质激素类的药物,也常见白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比值的升高。所以出现这些变化以后,建议患者朋友还是到医院就诊,听取专业医生的建议。细菌感染是临床上最常见的感染性疾病。当然最常见的部位还是以呼吸道,包括上呼吸道、下呼吸道的感染最为多见。
语音时长 00:58

2021-12-30

93818次收听

载脂蛋白B偏低什么意思
载脂蛋白B可以参与低密度脂蛋白与极低密度脂蛋白的合成,低密度脂蛋白是一种“坏的胆固醇”,是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心肌梗死、脑血栓等疾病发生的高危因素。所以如果载脂蛋白B偏低,合成的坏胆固醇也会下降,对人体是有好处的。载脂蛋白B偏低的原因可能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生理性减少,在剧烈运动后、或者长时间处于一种应激状态可能会造成载脂蛋白B合成减少,另外长期坚持素食主义的人群,特别是一些爱美女性减肥过程中,可能出现载脂蛋白B的下降,长时间饮食结构比较单一,营养不良的状态也会造成身体比较瘦弱,体内脂肪比例低的情况下,携带的载脂蛋白B含量也会下降。这种情况下需要改善调整饮食,保证营养均衡,注意多休息,放松心情。第二,药物性减少,一些特别的药物,如雌激素类药物、烟酸、甲状腺激素类药物、降血脂的药物等,在长期应用过程中也可能会出现载脂蛋白B轻度下降的情况。一般来说停用药物后载脂蛋白B也会逐渐恢复正常。第三,病理性减少,可见于心肌缺血性病变、肝脏功能异常、甲状腺功能亢进和营养不良综合征等,特别是各种急慢性肝炎,造成肝细胞损伤后,肝脏的合成能力下降,会影响载脂蛋白的合成。此外,恶病质状态的病人,特别是消化道肿瘤晚期,不能进食的情况下,体内载脂蛋白B会严重下降的。
语音时长 02:24

2021-12-30

89316次收听

02:31
引起血小板低的原因
正常成人外周血中血小板计数范围是(100-300)×10^9/L,低于100×10^9/L就是血小板减少。引起血小板减少的常见原因有:第一,药物因素的影响,如流感病毒感染以后病人发热,有些人用了消炎止痛药物、退烧药物氨基比林,容易引起血小板减少,此外磺胺类药物、氯霉素等药物,也可能会引起血小板数量的减少,这属于少见的药物副作用。第二,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如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体内于产生了针对血小板的抗体,血小板被大量破坏后导致数量明显减少。第三,再生障碍性贫血,此时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三种血细胞都会明显减少,和骨髓造血功能衰竭有关系,骨髓造血异常的情况下,巨核细胞不能正常的生产血小板了,所以外周血中血小板数量减少,而且可能出现不成熟的巨大血小板的情况。第四,白血病,也称为血癌,是造血系统的一种恶性肿瘤性疾病,此时骨髓造血功能异常,所以红细胞、血小板数量都会明显减少,但是白细胞增多。第五,环境刺激因素或者说有毒物质造成的,如苯、甲醛、二甲苯、环磷酰胺等长期作用下,造成骨髓内巨核细胞生成血小板的过程受阻,外周血中血小板数量就会减少,血小板形态异常。第六,一些疾病造成血小板减少,如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继发性血小板减少症、系统性红斑狼疮、脾功能亢进等。
02:45
大血小板比率偏高是怎么回事
大血小板是反映早期的血小板,功能相对不完善,所以个子偏大。大血小板的比例偏高,反映着骨髓的功能好。其主要是可以见于生理状态,也可以见于病理状态。在病理状态时,血液系统疾病,特别是在用化疗后,新的骨髓抑制在恢复的过程中,会存在大的血小板的比例偏高。其反映骨髓储备不错,还会产生血小板。若没有相关的基础疾病,只存在短时间的大血小板的比例偏高,可忽略。多数情况下是一过性因素,比如感染性因素触发了骨髓的抑制过程,造成了骨髓的恢复过程中出现大的血小板的比例增加,过段时间就会消失。
02:24
尿检中红细胞高是怎么回事
尿检中的红细胞高,一般大于等于三个每高倍镜的时候,认为是存在血尿。血尿分为镜下血尿和肉眼血尿、血红蛋白尿。首先做的应该是潜血,大于等于三个红细胞的时候,认为是达到血尿的诊断标准。当看到镜下血尿或者是红细胞更多达到肉眼血尿的时候,需要分辨一下,尿液里的红细胞的形态,发现尿中有红细胞。若是完整的红细胞,首先会考虑,血尿是泌尿系感染引起的,或者是尿路结石引起的,或者是整个肿瘤,侵犯血管引起的出血。若是异常的红细胞,更多的考虑是肾小球受损以后引起的血尿。最终要靠肾穿来确诊。
02:49
儿童单核细胞百分比偏高因为什么
儿童单核细胞百分比偏高,最常见的原因是病毒感染所导致的,病毒感染会导致单核细胞的增加,所以百分比就会偏高。病毒感染常见的是EB病毒感染,所以EB病毒感染又称为单核细胞增多症。当然,流感病毒、柯萨奇病毒、冠状病毒、鼻病毒等也会引起单核细胞百分比的增高,所以单核细胞增多最常见的就是病毒感染所引起来的。当孩子的单核细胞显著的增多的时候,同时还伴有其他的,如感染、出血、起晕、肝脾肿大、淋巴结肿大等症状,一定要去专门的小儿血液科检查有没有恶性血液系统疾病的可能,如白血病。
嗜碱细胞百分比高怎么回事
引起嗜碱性粒细胞百分比偏高的因素比较多,首先,一些血液系统的疾病,比如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嗜碱性粒细胞白血病,以及骨髓纤维化等,都会引起外周血液中嗜碱性粒细胞升高。其次,某些过敏性疾病,也会引起血常规检查结果出现嗜碱性粒细胞升高,比如过敏性肠炎、食物过敏、药物过敏,以及一些类风湿性疾病等,都会引起嗜碱性粒细胞偏高。如果患有某些恶性肿瘤性疾病,特别是在癌细胞发生转移的时候,也会引起血液中嗜碱性粒细胞升高。所以,血常检查发现嗜碱性粒细胞偏高,还需要结合其他临床症状,综合分析诊断病因,确诊后配合医生对症治疗。
语音时长 01:11

2021-05-20

74360次收听

嗜酸性粒细胞的增多常见于哪些疾病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常见于寄生虫感染性疾病、过敏性疾病、感染性疾病、弓形虫感染、真菌感染,以及某些血液系统疾病,或者先天遗传性因素等。不同的致病因素,所需要采取的治疗措施也不一样。如果是先天遗传因素引起,一般是指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是因为先天基因缺陷引起。患者病情大多数都比较严重,需要尽早配合医生采取手术治疗,避免病情发展迅速,导致患者出现生命危险。如果是因为某些疾病引起,只需要针对具体病因,治疗原发性疾病。疾病控制后,嗜酸性粒细胞也会逐渐下降。
语音时长 01:06

2021-05-20

89281次收听

03:46
做骨穿疼吗
一般骨穿有轻微的疼痛感,但不会特别明显,有时会伴有局部酸胀的感觉。骨穿就是骨髓穿刺,是采取骨髓液的一种诊断技术。在骨穿的过程中,医生会给患者进行局部麻醉,能给做骨穿的患者减轻痛苦。因此,患者在骨穿的过程中,需要跟术者进行良好配合,这样避免在骨穿时造成不必要的副损伤,同时也能够比较精准的采集到疾病诊断所需要的样本。对于诊断技术不用过度紧张,只要和医生进行良好的配合,诊断操作过程是比较快、比较顺利的,也能给疾病提供非常好的样本和对疾病的诊断,起到非常好的帮助。
白细胞高怎么办
不管人体内的白细胞数量是过多,还是过少都会对人的身体造成危害,如果个人发现自己体内的白细胞数量偏高,那么可以根据导致自身出现白细胞偏高情况的原因来进行治疗。比较常见的治疗方法主要有治疗原发疾病、抗炎疗法、抗感染疗法以及多多休息的。
吃华法林多久查一次血
患者在吃华法林期间一般需要5-7天查一次血,在凝血指标连续稳定的情况下可以酌情延长查血间隔,但最长不能超过1个月。而查血的主要原因是可能存在有抗凝不达标或者抗凝过度的情况,故需要合理服用,并关注注意事项。
血清总胆红素偏高的原因
血清总胆红素偏高有病理性因素也有生理性因素。病理性比如血液型疾病、肝脏疾病、胆道疾病、黄疸导致的,一定要及时去医院检查治疗。另外不良的生活习惯、经常饮酒等也会导致总胆红素偏高。一般调节生活方式,就可以了。
穿刺活检的危害
穿刺活检这个检查是一类创伤性检查,危害较小,特别是操作得当,基本不会有什么后遗症。对于穿刺活检这个检查来说,常见的危害在于出血、气胸。穿刺活检时如果动作不太恰当,伤口没扎好,后期就可能出现异常出血的情况。其次,气胸多是穿刺过程中气体进入过多所导致的。穿刺活检会有一定的疼痛感,过程中不配合就容易导致意外。
什么是平均红细胞体积
人体内的每一部分都是相当重要的,比如说红细胞,它是血液中数量最多的,医学上通过平均红细胞体积这一指标,诊断和治疗各种贫血病。一般可以通过平均红细胞体积这个值的高低,来分析人体的病情,可见平均红细胞体积具有很大意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