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炎可以治好吗?
胃炎是胃黏膜上皮遭受各种致病因子的反复侵袭,从而发生持续性慢性炎症性改变。其发病原因与免疫因素或幽门括约肌舒缩功能紊乱及胆汁反流有关。急性胃炎反复发作,可发展为慢性胃炎,根据胃黏膜的组织学改变,可分为浅表性胃炎、萎缩性胃炎及肥厚性胃炎3型,其中以浅表性胃炎为多见。
浅表性胃炎可转变成萎缩性胃炎或与萎缩性胃炎并存。本病的发病率随年龄而增加。据统计,青年人发病率为20%,而60岁以上的老年人则为52%-80%。其萎缩性改变、肠上皮化生和非典型性增生等病理改变可以恶变,有人称为癌前病变,因而引起人们的广泛重视。
慢性胃炎的临床表现一般都不典型,病程缓慢,常反复发作,除胃部不适或疼痛外,各类型的慢性胃炎临床表观有所不同。浅表性胃炎一般表现为饭后上腹部不适,有饱闷及压迫感,嗳气后自觉舒服,有时有恶心、呕吐、泛酸及一时性胃痛,无明显体征;萎缩性胃炎主要表现为食欲减退、饭后饱胀、上腹疼痛以及贫血、消瘦、疲倦和腹泻等全身虚弱症状;肥厚性胃炎顽固性上腹部疼痛为主要表现,食物和碱性药物能使疼痛缓解,但疼痛无节律性,部分患者可有上腹部及左上腹轻度压痛,亦有表现为反复上消化道出血。
中医学无慢性胃炎之名,根据其临床表现属于中医学"胃脘痛"、"痞满"、"纳呆"、"吞酸"、"嘈杂"等范畴。其病因病机主要是饮食不节和脾胃虚弱,情志所伤和外邪侵袭是发病的重要因素,在这些因素的作用下,导致胃气失和、气机不利、胃失濡养而发为胃痛。
初病在气,久痛人络,脉络受损,气血失和而致瘀血作痛:病久不愈,脾胃虚弱,中气不足,或脾胃素虚,又过食生冷,克伐中阳,转为脾胃虚寒之证。现代医学对慢性胃炎的治疗具有一定的疗效,但停疗后复发率高,尤其是对慢性萎缩性胃炎,由于病因复杂,病情顽固,目前尚无促进其病理改善的药物,萎缩病变形成后便很难逆转,而中医药治疗本病,疗效明显优于西药,且能使萎缩的胃捻膜逆转。
夏季三伏天高热,阳气旺盛,根据"冬病夏治"的原理,应用芳香化湿、温阳散寒的药物进行穴位贴敷、内服,较易祛除脾胃阴寒之邪,对于疾病的治疗及转归十分有利。
穴位贴敷法
穴位贴敷法1: 取大椎、膈俞、脾俞、胃俞穴。用"冬病夏治消喘膏"。取炙白芥子21份,元胡21份,甘遂12份,细辛12份,生姜适量。上药烘干,共研细末,过100目筛储瓶备用。用时取生姜适量,洗净浸泡后捣碎取汁,再用生姜汁拌和药粉(药粉和生姜汁的比例大致为10克:10毫升),拌匀调成。药膏直径为1.3厘米、厚约0.3厘米。取适量药膏摊涂在5厘米x5厘敷纸中心部位,贴敷于大椎、膈俞、脾俞、胃俞穴上。成人每次贴敷的时间为4-6小时,儿童相应缩短。如果局部有烧灼感或疼痛,可以提前揭去。如贴后局部有发痒、发热舒适感,可多贴几小时,待药膏干燥后揭去。贴敷的时间以每年"头伏"、"中伏"、"末伏"的第1天中午时分为佳,共贴敷3次,一般连续贴治3年。 此方法具有健牌和胃、理气止痛的功效,用于治疗慢性胃炎。
穴位贴敷法2: 取膈俞、脾俞、内关、足三里穴。用"天灸膏l方"。取白芥子、斑蝥各等份,共研极细末,用50%二甲基亚矶调成软膏。用时取麦粒大小的药膏,放置于5厘米x5厘米贴敷纸中心,贴敷于膈俞、脾俞、内关、足三里穴上。贴敷时间在每年"头伏"、"中伏"、"末伏",择其中午时分,5天贴敷1次,3次为l个疗程,必要时可连续贴敷2-3个疗程,连续贴治3年。成人每次贴敷的时间为3小时,儿童相应缩短。一般揭去药膏后即起水炮,逐渐干瘪结痂。水泡不可擦破,若破裂,用甲紫涂擦。注意局部清洁,一般不会感染,不留瘢痕。 此方法具有健牌和胃、祛瘀止痛的功效,用于治疗慢性胃炎。
穴位贴敷法3: 取大椎、心俞、膈俞、内关穴。用"天灸膏2方"。取白芥子、甘遂、麻黄、细辛、半夏、元胡,各药等量烘干,共研为细末,过100目筛储瓶备用。用时取生姜适量,洗净浸泡后捣碎取汁,再用生姜计拌和药面(药面和生姜汁的比例大致为10克:10毫升),拌匀调成膏状。取药膏3克,摊涂于5厘米x5厘米贴敷纸中心,在药膏上面点少许麝香(或冰片),贴敷于大椎、心俞、膈俞、内关穴上。固定3-4小时后取下。每年治疗4次,即"头伏"、"中伏"、"末伏"第l天的当日。
相关推荐
为你推荐
科普文章
短视频
科普文章
短视频
特色医院
热门问题
专家答疑
生活问答
- 1 胃炎和急性胃炎的区别
- 2 如何区分胃炎和慢性胃炎
- 3 胃炎有哪些特点
- 4 胃炎怎样引起的
- 5 胃炎什么引起的
- 6 胃炎与什么有关
- 7 胃炎是怎么引起的
- 8 胃炎怎么形成的